11.某煤礦企業與礦工簽訂的用工協議中規定:如果礦工作業時發生事故而喪失部分勞動能力,將得到一次性補償金20000元,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則一次性補償50000元,此后企業與礦工不再有任何關系,不再負責其他善后事項。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下列關于該企業用工協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協議無效,應對企業的主要負責人給予10d以下拘留
B.該協議具有法律效力,若礦工因工受傷,應遵照辦理
C.該協議無效,因工受傷的礦工有權向企業提出賠償要求
D.該協議中的賠償事項成立,數額不足部分由企業補足
【考點】獲得安全保障、工傷保險和民事賠償的權利。
【解析】《安全生產法》第44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與從業人員訂立協議,免除或者減輕其對從業人員困生產安全事故傷亡依法應當承擔的責任?!薄栋踩a法》第48條規定:“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人員,除依法享有獲得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
12.甲市安全監管人員在執法檢查時,發現某煙花爆竹企業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監管人員責令企業立即停止作業,并要求立即從車間撤出作業人員,排除隱患。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該企業排除重大事故隱患后,有權對其恢復生產經營進行審查同意的單位是( ?。?/p>
A.企業上級主管部門
B.安全監管部門
C.公安機關
D.人民政府
【考點】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的監督檢查。
【解析】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及有關部門掛牌督辦并責令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治理的重大事故隱患,經治理后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提出恢復生產的書面申請。安全監管監察部t3收到生產經營單位恢復生產的申請報告后,應當在10d內進行現場審查。審查合格的,對事故隱患進行核銷,同意恢復生產經營;審查不合格的,依法責令改正或者下達停產整改指令。
13.某企業的主要負責人甲某因未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于2008年9月12日受到撤職處分。該企業改制分立新企業擬聘甲某為主要負責人。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甲某可以任職的時間是( ?。?。
A.2009年9月12日后
B.2010年9月12日后
C.2011年9月12日后
D.2013年9月12日后
【答案】D。
【考點】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解析】《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停產停業整頓。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有前款違法行為,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給予撤職處分或者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依照前款規定受刑事處罰或者撤職處分的,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受處分之日起,5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14.甲公司委托具有安全評價資質的乙機構實施某項目安全評價,甲委托具有資質的丙機構針對該項目進行安全檢測檢驗,甲將丙提交的報告交給乙作為安全評價的依據,因丙出具了虛假檢測檢驗報告,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給他人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對此次事故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單位是( ?。?/p>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甲、乙和丙
【答案】B。
【考點】安全評價出具虛假證明的處罰。
【解析】依據《安全生產法》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承擔建設項目安全評價的機構弄虛作假、出具虛假報告,尚未構成犯罪的,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單處或者并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與生產經營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15.某礦山工會人員發現作業場所存在火災隱患,可能危及職工生命安全。依據《礦山安全法》的規定,礦山工會有權采取的措施是( )。
A.立即決定停工
B.告知職工拒絕作業
C.直接采取排除火災隱患的處理措施
D.向礦山企業行政方面建議組織職工撤離危險現場
【答案】D。
【考點】工會參加安全管理和監督的權利。
【解析】為了真正發揮工會的作用,《安全生產法》賦予工會在參加安全管理和監督時享有多項權利:一是工會對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侵犯從業人員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要求糾正。二是發現生產經營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或者發現事故隱患時,有權提出解決的建議,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及時研究答復。三是發現危及從業人員生命安全的情況時,有權向生產經營單位建議組織從業人員撤離危險場所,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立即做出處理。四是工會有權依法參加事故調查,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并要求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16.依據《消防法》的規定,下列場所不得與易燃易爆危險品儲存地點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的是( ?。?/p>
A.供銷社
B.建材超市
C.員工宿舍
D.貨物倉庫
【答案】C。
【考點】《消防法》的相關規定。
【解析】《消防法》規定,生產、儲存、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場所不得與居住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并應當與居住場所保持安全距離。
17.某購物中心在營業期間顧客熙熙攘攘、人員密集,突然發生重大火災。依據《消防法》的規定,該購物中心現場工作人員應采取的正確行為是( ?。?/p>
A.立即組織在場的所有人員參與撲救火災
B.統一指揮公安消防隊撲救火災
C.立即組織、引導在場人員疏散
D.立即組織員工接通消防水源
【答案】C。
【考點】滅火救援的規定。
【解析】《消防法》規定,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火災,該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應當立即組織、引導在場人員疏散。任何單位發生火災,必須立即組織力量撲救。
18.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 )km。
A.15
B.20
C.25
D.30
【答案】A。
【考點】非機動車通行管理規定。
【解析】駕駛非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應當遵守有關交通安全的規定。非機動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1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5km。
19.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事故災難的預警級別按照發生的緊急程度、發展態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其中四級標示的顏色是( ?。?。
A.藍色
B.橙色
C.紅色
D.黃色
【答案】A。
【考點】突發事件預警。
【解析】國家將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公共衛生事件預警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標示,一級為最高級別。
20.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下列關于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準備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應急預案制訂機關應當按照本機關規定的修訂程序修訂應急預案
B.可能引發社會安全事件的矛盾糾紛均應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負責調解處理
C.各單位都應當制訂具體應急預案,并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防止發生突發事件
D.新聞媒體應當無償開展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自救與互救知識的公益宣傳
【答案】D。
【考點】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準備。
【解析】應急預案的制訂、修訂程序由國務院規定。應急預索制訂單位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和形勢的變化,適時修訂應急預案?!锻话l事件應對法》規定,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運、使用單位,應當制訂具體應急預案,并對生產經營場所、有危險物品的建筑物、構筑物及周邊環境開展隱患排查,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防止發生突發事件。所有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檢查本單位各項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消除事故隱患;掌握并及時處理本單位存在的可能引發社會安全事件的問題,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擴大;對本單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況,應當按照規定及時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新聞媒體應當無償開展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自救與互救知識的公益宣傳。A、B、C選項說法過于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