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題答案:
1.×[解析]金融犯罪的對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各種金融工具。就作為金融犯罪對象的人而言,不僅包括自然人,也包括遭受金融詐騙的單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所涉及的“公眾”等。
2.×[解析]偽造貨幣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貨幣管理制度,既包括國家對本國貨幣的管理制度,也包括國家對在本國流通的外國貨幣的管理制度。
3.×[解析]行為人購買假幣后使用的,以購買假幣罪從重處罰,如果行為人出售、運輸假幣后又使用的,以出售、運輸假幣罪和使用假幣罪數罪并罰。
4.×[解析]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的分支機構與籌備組織屬于禁止擅自設立金融機構中的其他金融機構的行為。
5.√[解析]對金融工作人員購買假幣的行為需作特別規定并提高法定刑,因為他們的身份決定了他們隨時可能將假幣調換為真幣,其實施本罪不僅給國家和儲戶帶來利益損失,而且嚴重影響了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聲譽和金融秩序。
6.×EM析]《刑法》中的洗錢罪明確規定其對象是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詐騙罪的所得,除這幾種違法所得之外,其他犯罪所得都不能成為洗錢罪的對象。
7.×[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破壞銀行管理罪中的違反票據承兌、付款、保證罪的認識。觸犯本罪,主觀方面一般是故意,也有可能是過失,對造成重大損失,行為人不需要明確認識到。故以上說法錯誤
8.√[解析]題中所述該假幣能夠出售說明其外觀上足以使一般人認為是貨幣。只要實施了偽造行為,不必認定犯罪金額,都構成偽造貨幣罪,因此張某的行為是違法的。
9.√[解析]企業私設錢莊,屬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
10.×[解析]偽造貨幣罪的行為人一般有牟利目的,但并不以此為本罪成立的必要條件。
11.×[解析]該工作人員的行為屬于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公共的財產非法轉歸自己的親屬使用,屬于貪污行為。
12.√[解析]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員,如國有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和國有金融機構委派到非國有金融機構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務或非法收受他人財務,為他人謀利益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按受賄罪定罪量刑。
13.×[解析]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購買假幣行為構成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購買假幣、以假幣換取貨幣罪。非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購買假幣行為構成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
14.√[解析]票據詐騙罪的客觀表現為:(1)明知是偽造、變造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2)明知是作廢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3)冒用他人的匯票、本票、支票;(4)簽發空頭支票或與其預留印鑒不符的支票以騙取財物的;(5)匯票、本票的出票人簽發無資金保證的匯票、本票或在出票時作虛假記載以騙取財物的,處以與信用卡詐騙罪相同的處罰。
15.×[解析]題干所述為行賄的定義。行為人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應以受賄行為論處。
16.×[解析]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是指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嚴重不負責任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本罪主體是特殊主體,為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17.√[解析]行賄罪,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含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費、手續費)的行為。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不以行賄罪論。
18.×[解析]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自然人和單位都可能成為犯罪主體。
19.×[解析]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罪最高法定刑僅為7年有期徒刑,貸款詐騙罪最高可以判處無期徒刑。
20.√[解析]挪用資金罪的主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但國家工作人員除外。挪用公款罪的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包括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