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貨幣需求
含義:貨幣需求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社會各階層(個人、企業單位、政府)愿意以貨幣形式持有財產的需要,或社會各階層對貨幣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貯藏手段的需求。
影響因素:
①收入水平:一般情況下,貨幣需求量與收入水平成正比。
②利率水平:正常情況下,利息率與貨幣需求呈負相關關系。
③社會商品可供量、物價水平、貨幣流通速度。
④信用制度發達程度。
⑤匯率:當本幣匯率下降即本國貨幣貶值時,對外幣需求增加,對本國貨幣需求就減少。
⑥公眾的預期和偏好:當人們預期物價水平上升、貨幣貶值時,會減少貨幣持有,則貨幣需求減少。
(2)貨幣供給
含義:貨幣供給是指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對現金貨幣、存款貨幣等貨幣形式的供給。
貨幣供應量層次:
M0:流通中現金
M1:M0+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農村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類存款
M2:M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質的存款+外幣存款+信托類存款
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
M1被稱為狹義貨幣,是現實購買力;M2被稱為廣義貨幣;M2與M1之差被稱為準貨幣,是潛在購買力。
(3)貨幣乘數(又稱貨幣擴張系數或貨幣擴張乘數)
含義:指在基礎貨幣(高能貨幣)的基礎上,貨幣供給量通過商業銀行創造派生存款的作用而產生的信用擴張倍數,是貨幣供給擴張的倍數。
影響因素:
①法定存款準備金: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越高,銀行吸收的存款中可用于放款的資金越少,創造存款貨幣的數量則越少;反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越低,創造存款貨幣的數額則越大。
②現金漏損率:出現現金漏損,銀行系統的存款準備金減少,派生倍數也必然縮小,銀行創造存款的能力下降。
③超額準備金率:超額準備金和活期存款總額是反向比例關系。
④定期存款的存款準備金率。
備考2022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掌握必背考點,輕松通過考試!233網校根據銀行從業考試大綱為大家整理了科目考點及考點練習題,馬上查看考點內容開啟今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