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就企業復工復產問題做出了指示,嚴禁以簡單粗暴方式限制企業復工,疫情較輕地區盡快實現全面復工。摘要如下:
2月11日,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秘書長在發布會上表示,要分批有序推動錯峰返程返崗,重要國計民生領域要立即復工復產,重大項目要及時返崗、盡早開工,其他不具備條件的企業可暫不開工,疫情高發地區和非緊迫崗位可適當延期返程。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強調,將嚴格制止以審批等簡單粗暴的形式限制企業復工復產的做法。應該用更多時間和精力幫助企業解決疫情防控和開復工中遇到的問題。發改委將創造條件,推動企業有序復工。
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秘書長表示,隨著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階段,要做好“兩條線”作戰的準備:“一條線”是抗擊疫情前線,主要任務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另一條線”就是經濟發展前線,主要任務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降低疫情帶來的影響,特別是要為抗擊疫情前線提供充足的“武器”和“彈藥”。這“兩條線”都很重要,互為支撐,缺一不可。
雖然復工復產可能出現大規模人員流動和聚集,存在疫情進一步擴散傳播的潛在風險。但是,如果不復工復產,短期內將影響疫情防控所需的醫療物資供應,長期來看各類生活物資也面臨短缺風險。這樣的防控措施是不可持續的,也難以達到戰勝疫情的目標,最終受損害的是人民群眾的利益。
同時介紹,指導各地結合實際,根據不同地區的疫情情況分類施策。對于疫情嚴重的地區,首要任務還是疫情防控,應該繼續采取最為嚴格的防控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考慮有序復工復產。
對于疫情總量比較大但是集中在個別城市的地區,就要在這些重點城市加強重點的疫情防控,有針對性組織低風險人群返崗。
對于疫情比較輕的地區,要在鞏固好防疫有利形勢的前提下,合理設置防護標準,努力創造條件,盡快實現全面復工。
另外還指出,不同的地區要根據疫情的情況合理有序復工復產,這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地方一率都要復工復產,要實事求是。具備條件的,在加強防護的前提下復工復產,必要的醫療領域,包括居民的基本生活領域要復工復產,但其他的領域可能還要再等一等。要按照科學、合理、適度、管用的原則,制定分類復工復產方案,做好交通運輸組織保障,推進全產業鏈協調運行。因為整個經濟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可能某一個鏈條卡住,經濟的運行都會出問題。提高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解決疫情防控時期的用工原料、資金防控物資不足的問題,讓企業能夠心無旁鶩地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發布會透露,目前,從全國情況看,除湖北外的各省(區、市)正在逐步復工復產,特別是關鍵醫療物資、能源、糧食、交通物流等重點領域企業均已陸續開工。據2月10日全國22個重點省份的最新數據顯示,口罩企業的復工率已經超過76%,防護服企業的復工率為77%,全國重點監測的糧食生產、加工企業復工率為94.6%,煤礦復產率57.8%,電力、天然氣和成品油供應充足,民航、鐵路、水運運輸網絡正常運營。但是,推動全面復工復產還面臨著返工人員不足、有些地方限制開工、口罩等防疫物資嚴重不足、產業鏈上下游不配套、交通物流不暢,以及資金壓力大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