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測區(qū)域宜按獨立房(套)間劃分,一個探測區(qū)域的面積不宜超過500㎡(從主要路口看清內部,面積不超過1000㎡);紅外線光束感煙火災探測器和纜式線性感溫火災探測器探測區(qū)域的長度不宜超過100m。
2、探測器安裝高度
(1)4<H≤6m;點型感溫火災探測器(C、D、E、F、G)不適合。
(2)6<H≤8m;點型感溫火災探測器(B)不適合。
(3)8<H≤12m;點型感溫火災探測器(A1、A2)不合適。
(4)12<H≤20;點型火災探測器不合適。
3、火災報警控制器:任一臺火災報警控制器所連接的火災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和模塊等設備總數(shù)和地址總數(shù)均不應超過3200點,其中 每一總線回路連接的設備總數(shù)不宜超過200點,且應留有不少于額定容量10%的余量。
4、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任一臺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的地址總數(shù)或火災報警控制器(聯(lián)動型)所控制的各模塊總數(shù)不應超過1600點,每一聯(lián)動總線回路連接設備的總數(shù)不宜超過100點,且應留有不少于額定容量10%的余量。
5、系統(tǒng)總線上應設置總線短路隔離器,每只總線短路隔離器保護的火災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和模塊等消防設備的總數(shù)不應超過32點,總線穿越防火分區(qū)時,應在穿越處設置總線短路隔離器。
6、點型感煙、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安裝間距要求
(1)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道頂棚上設置點型探測器時,宜居中布置,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0m,感煙火災探測器的安裝距離不應超過15m,探測器距端墻的距離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1/2。
(2)點型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
(3)點型探測器周圍0.5m范圍內,不應有遮擋物。
(4)點型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并宜接近回風口安裝。
(5)點型探測器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
7、點型感煙、感溫火災探測器設置數(shù)量
(1)探測區(qū)域的每個房間應至少設置一只火災探測器。
(2)當梁突出頂棚的高度小于200mm時,可不計梁對探測器保護面積的影響。
(3)梁突出頂棚高度超過600mm時,被梁隔斷的每個梁間區(qū)域應至少設置一只探測器。
(4)當梁間凈距小于1m時,可不計梁對探測器保護面積的影響。
(5)房間被書架、設備或隔斷等分隔,其頂部至頂棚或梁的距離小于房間凈高的5%時,每個被隔開的部分應至少安裝一只典型探測器。
8、線性光束感煙火災探測器
(1)探測器的光束軸線至頂棚的距離宜為0.3-1.0m距地面的高度不宜超過20m。
(2)相鄰兩組探測器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14m,至側墻的距離不應大于7m,且不應小于0.5m,探測器的發(fā)射器與接收器之間的距離不宜超過100m。
9、線性感溫火災探測器的設置:設置在頂棚下方,探測器至頂棚的距離宜為0.1m,探測器至墻壁的距離宜1.0-1.5m。
10、管路采樣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的設置。
(1)非高靈敏型探測器的采樣管網(wǎng)安裝高度不應超過16m,高靈敏型探測器的采樣管網(wǎng)安裝高度可超過16m,采樣管網(wǎng)安裝高度超過16m時,靈敏度可調的探測器應設置為高靈敏度。
(2)一個探測單元的采樣管總長不宜超過200m,單管長度不宜超過100m,同一根采樣管不應穿過防火分區(qū)。采樣孔的總數(shù)不宜超過100個,單管上的采樣孔數(shù)量不宜超過25個。
(3)當采樣管道采用毛細管布置方式時,毛細管的長度不宜超過4m。
(4)當采樣管道布置形式為垂直采樣時,每2℃溫差間隔或3m間隔(取最少者)應設置一個采樣孔,采樣孔不應背對氣流方向。
11、感煙火災探測器在格柵吊頂場所的位置
(1)鏤空面積與總面積的比例不大于15%時,探測器應設置在吊頂?shù)?strong>下方。
(2)鏤空面積與總面積的比例大于30%時,探測器應設置在吊頂?shù)?strong>上方。
(3)鏤空面積與總面積的比例為15%-30%時,根據(jù)實驗結果確定。
12、每個防火分區(qū)應至少設置1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從一個防火分區(qū)的任何位置到最鄰近的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步行距離不應大于30m。當安裝在墻上時,其底邊距地面的高度宜為1.3-1.5m。
13、區(qū)域顯示器:每個報警區(qū)域宜設置一臺,當一個報警區(qū)域包括多個樓層時,宜在每個樓層設置一臺。當安裝在墻上時,其底邊距地面的高度宜為1.3-1.5m。
14、火災警報器
(1)每個報警區(qū)域內應均勻設置,其聲壓值不應小于60dB,在環(huán)境噪聲大于60dB的場所,聲壓值應高于背景噪聲15dB。
(2)設置在墻上時,底邊距地面高度應大于2.2m。
15、消防應急廣播
(1)其數(shù)量應保證從一個防火分區(qū)內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個揚聲器的直線距離不大于25m,走道末端至最近揚聲器距離不大于12.5m。
(2)在環(huán)境噪聲大于60dB的場所,聲壓值應高于背景噪聲15dB。
(3)壁掛揚聲器底邊距地面高度應大于2.2m。
16、消防電話:避難層應每隔20m設置一個消防專用電話分機或電話插孔。墻上安裝時,其底邊距地面的高度宜為1.3-1.5m。
17、控制器類設備:電纜芯線和導線應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其他應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
18、系統(tǒng)調試(一般規(guī)律)
(1)故障報警時間一般均為不大于100S 。
(2)報警時間一般為不大于60S(管路采樣吸氣式火災探測器:探測器或其控制裝置應在120s內發(fā)出火災報警信號)。
19、火災報警控制器:使任一總線回路上有不少于10只的火災探測器同時處于火災報警狀態(tài),檢查控制器的負載功能。
20、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使至少50個輸入/輸出模塊同時處于動作狀態(tài)(模塊總數(shù)少于50個時,使所有模塊同時動作),檢查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的最大負載功能。
21、逐一調整探測器的光路調節(jié)裝置,使監(jiān)視器處于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用減光率為0.9dB的減光片遮擋光路,探測器不應發(fā)出火災報警信號;用產(chǎn)品生產(chǎn)企業(yè)設定減光率(1.0-10dB)的減光片遮擋光路,探測器應發(fā)出火災報警信號;用減光率為11.5dB的減光片遮擋光路,探測器應發(fā)出故障信號或火災報警信號。
22、區(qū)域顯示器(火災顯示盤):應在3s內正確接收和顯示火災報警控制器發(fā)出的火災報警信號。
23、系統(tǒng)備用電源:使各備用電源放電終止,再充電48h 后斷開設備主電源,備用電源至少保證設備工作8h。
24、可燃氣體探測器:探測器應在 30s 內響應;撤去可燃氣體,探測器應在60s內恢復到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
25、系統(tǒng)檢測
(一)全檢
(1)火災報警控制器、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
(2)防排煙風機
(3)壓力開關、電動(磁)閥
(二)5%-10%(消火栓按鈕)
(三)10%-20%
(1)探測器(≤100只時抽20只);超過100只,每個回路按比列抽樣,但抽驗總數(shù)不少于20只。
(2)手動報警器按鈕
(3)防(排)煙閥門
(4)應急廣播
(5)電話及插孔
(四)20%(電動防火門/防火卷簾(≤5樘全檢),超過5樘按照比列抽檢但抽驗總數(shù)不少于5樘)
(五)20%-30%(氣體/泡沫干粉系統(tǒng))
(六)30%-50%
(1)消防聯(lián)動控制系統(tǒng)中其他各種用電設備、區(qū)域顯示器:≤5臺時全檢,≤10臺時抽5臺;大于10臺時按照比列抽檢。
(2)水流指示器/信號閥
26、設備抽檢次數(shù):電梯返回1~2次;其他均為1-3次。
27、不同類型的探測器應有10%且不少于50只的備品。
28、一般火災探測器使用壽命約為12年,每2年要求全面清洗1次。
各位考友,對于這個知識點還有什么問題或疑問的,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233網(wǎng)校特別聲明:本篇內容為233網(wǎng)校一級消防工程師老師整理歸納,對于需要復制、轉載、鏈接和傳播文章內容的,請注明文章內容源自233網(wǎng)校,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