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論教育學試題答案
一、1.A2.B3.A4.C5.B6.C7.D8.C9.C10.A11.A12.D
二、答案要點:
13.錯誤或不全面。機器大工業生產只提供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和可能,并不必然帶來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還要受到社會制度的制約;人的全面發展還必須通過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才能實現。
14.錯誤或不準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之一是加強綜合化課程,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的綜合化,以克服分科的缺陷。
三、答案要點:
15.(1)遺傳是人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為人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2)環境對人的發展的影響是廣泛的、經常的,但卻是自發的、無計劃的。在肯定環境對人發展影響作用的同時,不能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和人的社會實踐。
(3)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因為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培養人的活動,它規定著人的發展方向。
1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學生享有下列基本權利:
(1)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勞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
(2)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
(3)在學生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后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
(4)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依法提起訴訟。
(5)依法享有受教育權、姓名權、榮譽權、隱私權、健康權等其他權利。
17.(1)復雜性、創造性。復雜性表現在教師勞動目的的全面性和勞動任務的多樣性;創造性體現在教師創造性地運用教育教學規律,在復雜多變的教育情境中塑造發展中的人。
(2)連續性、廣域性。教師勞動沒有時間和空間的嚴格界限。
(3)長期性、間接性。教師的勞動成果是合格的人才,而人才培養的周期較長;教師勞動不直接創造物質財富,而是以學生為中介實現教師勞動的價值。
(4)主體性、示范性。教師的勞動手段是教師自身;教師必須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四、答案要點:
18.(1)教學過程的五個基本階段:
①激發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主要表現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求知欲、愿望等。
②感知教材,形成表象。為了理解和掌握書本知識(間接經驗),學生必須有感性認識作基礎。
③理解教材,形成概念。在教學中,豐富學生感性認識的目的就在于幫助他們理解教材,領會理論。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對學生掌握知識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③知識的鞏固與保持。知識的鞏固與保持有利于深刻領會知識,自如地運用知識,它是教學過程不可缺少的環節。教學過程中專門的知識鞏固工作就是各種形式的復習。
⑤運用知識。掌握知識的目的在于運用,它可以形成學生的技能技巧。
(2)結合實際分析論述。
考試報名:2016成人高考報名時間/報名入口 2016成人高考費用
報考指南:2016年成人高考新手指南 報考答疑 專升本報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