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理學部分)選擇題:19~130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第19題 智力的多元論將智力分為語文能力、空間能力、音樂能力等7種能力,這一理論是誰提出來的【】
A. 斯皮爾曼
B. 卡特爾
C. 加德納
D. 斯坦伯格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智力多元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來的,他認為智力是在某種文化環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以解決問題與生產創造所需的能力。理解并掌握加德納的智力多元論,這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
第20題 第一個強調出生順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學家是【】
A. 卡特爾
B. 艾森克
C. 榮格
D. 阿德勒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個強調出生順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學家是阿德勒。阿德勒是精神分析人格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對精神分析理論的不同觀點要理解,掌握它們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21題 過去經驗和習慣的影響而產生的心理活動的準備狀態是【】
A. 變式
B. 定勢
C. 原型
D. 內化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定勢是指以往的經驗和習慣的影響,使人的思維具有了某種傾向性,通常會阻礙人們對新事物的認識。
第22題 人們看書時,用紅筆圈出重點,便于重新閱讀,是利用了知覺的【】
A. 整體性
B. 選擇性
C. 恒常性
D. 理解性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知覺的選擇性是知覺的特點,指人們在認識事物時,總能把知覺的對象從背景中分化出來。知覺的特點是本章的重點問題,不僅要理解知覺的選擇性,還要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和掌握知覺的其他特點。
第23題 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留下痕跡的過程是【】
A. 反映
B. 感應性
C. 感受性
D. 反射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物質之間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跡的過程是反映。反映是物質的普遍屬性,心理現象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映。反映的概念是心理學的根本概念,應當重點理解和掌握。
第24題 激發學習動機、創設問題情境的最基本要求是【】
A. 熟悉教材、了解學生、貫徹始終
B. 樹立目標、主觀體會、行為推動
C. 富有新意、榜樣作用、啟發誘導
D. 知識儲備、行為促進、外界強化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創設問題情境是在教學過程中提出的有一定難度的問題,使學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單純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習慣去解決,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思維的積極性很有價值。激發學習動機、創設問題情境的最基本要求應掌握,此題還可以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
第25題 人對現實的態度和他的行為方式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是【】
A. 性格
B. 能力
C. 個性傾向
D. 氣質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性格是一個人的個性中具有核心意義的東西,與氣質相比,性格更具有社會性。此題作為一個知識點,掌握性格的概念。
第26題 把個性結構分為本我、自我、超我的精神分析心理學家是【】
A. 榮格
B. 阿德勒
C. 羅杰斯
D. 弗洛伊德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理論的創始人,他的個性結構說把個性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這種個性結構說在理論界具有重大的影響。掌握精神分析學說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
第27題 有預定目的、任務,又自覺地運用一定的記憶方法的識記,稱之為【】
A. 機械識記
B. 意義識記
C. 有意識記
D. 不隨意識記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有意識記是有目的的,必要時需要意志努力的識記。學習活動是有目的的活動,學習中大量的是有意識記,識記的目的影響識記的效果。此題作為一個常識性的問題理解和掌握。
第28題 "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是指人格的哪一種特點【】
A. 獨特性
B. 穩定性
C. 功能性
D. 整合性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此句俗語指的是人格的穩定性。正因為人格具有穩定性,人們才可能通過對不同的人的長期觀察了解,去評價他的人格特點。人格的穩定性是人格特點的一個重要方面,應加強理解和掌握,對其他幾個方面的特點也應掌握。
2017成考:2017年成人高考報名時間/入口 2017年成人高考招生簡章
告別盲目備考,鎖定考點,突破難點,2017年成人高考一次過不是問題!點擊進入>>
掃一掃,隨時隨地學習,海量試題等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