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翻譯:
唉!國家盛衰的原由,雖說是天命,難道不是出乎人為的嗎?推考后唐莊宗所以取得天下,以及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這個道理了。
世人傳說晉王臨死時,拿三支箭賜給莊宗,并告誡他說:“梁國,是我的仇敵;燕王,是我扶助建立功業的;契丹,原先與我結盟為兄弟,可是燕和契丹都背叛我們晉國而歸附了梁國。這三件事是我的遺恨啊。給你三支箭,你不要忘了你父親的心愿。”莊宗接受了箭而把它珍藏在太廟里。以后出兵作戰,就派遣侍從官用豬羊祭品上供,到太廟向晉王禱告,請出箭來,裝在織錦的袋里,讓人背著走在隊伍的前面,等到勝利歸來再把箭放回廟里。
當莊宗用繩子捆上燕王父子,用匣子盛著梁國君臣的首級,送進太廟,把箭放回先王靈位之前,向他報告成功消息的時候,他意氣的旺盛,可說豪壯極了!等到仇敵已經消滅,天下已經平定時,一個人在夜里一呼喊,叛亂的人就四處響應,莊宗慌慌張張向東逃走,還沒遇到叛軍,士兵們就已潰散了。君臣們互相看著而不知投奔何處,以至于割下頭發,對天盟誓,眼淚流濕衣襟,這又是多么衰弱啊!難道是因為得天下艱難,失天下容易嗎?還是推究他由成而敗的事跡,都是由于人為的原因呢?《尚書》上說:“自滿招致損失,謙虛得到益處。”憂慮勤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逸享樂可以使自己喪命,這是自然的道理。所以當莊宗強盛的時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爭;等到他衰敗了,幾十個樂工就能挾持他而導致身死國亡,被天下人所恥笑。看來禍患常從細小的事情里發展起來,聰明勇敢的人多被自己溺愛的人和事所累,難道僅僅是樂工的事嗎!為此作《伶官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