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關注的是,其實很多易錯題就藏在歷年真題里。精做一套真題,抵得上做三套模擬題,所以一定要動筆、勤做真題,并認真聽老師的解題思路。
1、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是法人,不繳納企業所得稅。
【注意】但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2、所得來源地的確定
【注意】動產轉讓和權益性投資資產轉讓所得:收錢方;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所得和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付錢方。
【真題再現】
(2013年單選題)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的規定,關于確定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所得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提供勞務所得,按照勞務發生地確定
B、銷售貨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動發生地確定
C、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業所在地確定
D、轉讓不動產所得,按照轉讓不動產的企業或者機構、場所所在地確定
3、不征稅收入與免稅收入都包括在收入總額之中。
【注意】
(1)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
(2)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3)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4)收入≠所得,要經過調整
4、業務招待費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注意】
(1)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2)不包括營業外收入;
(3)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但股權投資企業的投資收益計入營業收入,因為這就是股權投資企業的主營業務】。
【拓展練習】
(計算題)某企業2019年度取得銷售貨物收入280萬元,對外贈送不含稅市場價值20萬元的貨物,固定資產轉讓收入5萬元,包裝物出租收入20萬元,接受捐贈收入20萬元,國債利息收入30萬元;當年實際發生的業務招待費30萬元。該企業當年計算業務招待費扣除限額的銷售收入如何確定?
5、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的扣除限額: ≤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15%。
【注意】
(1)該廣宣費≠非廣告性贊助費(企業發生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各種非廣告性質的贊助支出屬于不得扣除項目);
(2)煙草企業的煙草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一律不得扣除;
(3)對化妝品制造or銷售、醫藥制造和飲料制造(不含酒類制造)企業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30%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4)注意題干給定的是什么類型的企業。
【拓展練習】
(計算題)A企業2019年取得化妝品銷售收入90萬元,出租房屋租金收入1萬元,出售無形資產收入10萬元,2019年實際支出廣告費20萬元。假設以前年度不存在結轉未扣除廣告費,請計算2019年所得稅匯算清繳中允許扣除的廣告費是多少?
參考答案:
(1)2019年度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扣除限額=(90+1)×30%=27.3(萬元)
(2)因為27.3(扣除限額)>20(實際發生額),因此20萬全部可以扣除。
6、超過限額部分,可以結轉扣除的有職工教育經費、公益性捐贈、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費用都可以結轉扣除。
7、屬于經營性租賃發生的租入固定資產租賃費:依租賃期限均勻扣除。
【注意】經營性租賃的處理不同于融資性租賃。屬于融資性租賃發生的租入固定資產租賃費:構成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部分應當提取折舊費用,分期扣除;租賃費支出不得扣除。
8、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三免三減半”: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
9、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三免三減半”: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
【注意】第八點和第九點同樣需要關注:是“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而非盈利所屬納稅年度起。
10、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注意】
(1)2020年新增內容,可考性很高。
(2)小型微利企業無論按查賬征收方式還是按核定征收方式繳納企業所得稅,均可享受優惠政策。
企業所得稅雖然知識點較多,但是考察的重點主要集中在扣除限額和稅收優惠上。大家只要集中精力把這兩部分攻克,別的內容多聽幾遍精講班和直播班,本小節得分率會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