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答案】
1、2003年12月31日應提取的壞賬準備=300×1%=3(萬元),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 3萬
貸:壞賬準備 3萬
2、2004年9月20日確認壞賬損失的分錄:
借:壞賬準備 12萬
貸:應收賬款 12萬
3、2004年12月31日應提取的壞賬準備=280×1%-(3-12)=11.8(萬元)
分錄:
借:管理費用 11.8萬
貸:壞賬準備 11.8萬
4、已確認壞賬損失又于2005年11月30日收回的分錄:
借:應收賬款 10萬
貸:壞賬準備 10萬
借:銀行存款 10萬
貸:應收賬款 10萬
5、2005年12月31日應提取的壞賬準備=350×1%-(280×1%+10)=-9.3(萬元)
分錄:
借:壞賬準備 9.3萬
貸:管理費用 9.3萬
五、綜合題
(一)【答案】
1、甲企業發出A材料的分錄:
借:委托加工物資 2 940
貸:原材料 3 000
材料成本差異 60
2、所收款項=1 560+500+265.2=2 325.2(元),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2 325.2
貸:主營業務收入 1 56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65.2
——應交消費稅 500
3、甲企業支付運費、加工費和稅金等款項=420+1560+500+265.2=2 745.2(元)
其中,應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的金額=420+1 560+500=2 480(元)
分錄為:
借:委托加工物資 2 48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65.2
貸:銀行存款 2 745.2
4、 甲企業B商品實際成本=2 940+2 480=5 420(元),
成本差異=5 420-10×600=-580(元)(即節約580元),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 6 000
貸:委托加工物資 5 420
材料成本差異 580
5、銷售收入=700×8=5 600(元)
銷項稅額=5 600×17%=952(元)
收取的價款=5 600+952=6 552(元)
消費稅=5 600×10%=560(元)
已銷商品的計劃成本=8×600=4 800(元)
分擔的差異=4 800× =-464(元)
主營業務成本=4 800-464=4 336(元)
借:銀行存款 6 552
貸:主營業務收入 5 6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952
借:主營業務成本 4 336
貸:庫存商品 4 800
材料成本差異 464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560
貸:應交稅金——應交消費稅 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