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10)
1. 存款人為注冊驗資開立臨時存款賬戶,不需實行核準制度。( )√
2. 根據《會計檔案 管理 辦法》的規定,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的保管期限均為15年。( )×
3. 企業 為取得長期 債券 投資而支付的相關費用,如果金額較小,可以記入“投資收益”科目。( )√
4. 企業對其他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使其持股比例超過20%,只要不能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施加重大影響,仍應采用成本法進行核算。( )√
5. 對于金額正確但其他內容錯誤的原始憑證,可當由出具單位更正,并在更正處加蓋出具單位的印章。( )√
6. 銷售折讓和銷售退回,均應在實際發生時計入當期財務費用。( )×
7. 在試算平衡表上,雖然實現了期初余額、本期發生額和期末余額三欄的衡等關系,但仍然不能保證賬戶記錄是完全正確的。( )√
8. 資產負債表左方的資產項目是按資產流動性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右方的負債項目是按債務需要償還的先后順序排列。( )×
9. 委托加工物資收回后,用于連續生產的,委托方應將代收代交的消費稅計入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 )×
10. 如果某項應收款項的可收回性與其他各項應收款項有明顯差別,則可對該項應收款項采用個別認定法計提壞賬準備。( )√
四、計算分析題(4)
(二)甲商場A 商品 發出計價采用毛利率法,本月份的毛利率根據上季度平均毛利率確定。與A商品有關的資料如下:
1.2005年第一季度累計銷售收入為600000元,銷售成本為420000元,3月末庫存商品成本為85000元。
2.2005年4月份購進190000元,銷售收入257000元。
3.確認銷售收入前發生銷售折讓和銷售退回分別為1000元和2000元,確認銷售收入后發生銷售折讓和銷售退回分別為3000元和4000元。
要求:計算下列指標:
1.1季度的平均毛利率;
2.4月份銷售凈額
3. 4月份銷售毛利;
4.4月份銷售成本;
5.4月末庫存商品的實際成本。
(二)
1.1季度的平均毛利率= =30%
2.4月份銷售凈額=257000-(3000+4000)=250000(元)
3.4月份銷售毛利=250000×30%=75000(元)
4.4月份銷售成本=250000-75000=175000(元)
5.4月末庫存商品的實際成本=85000+190000-175000=100000(元)
(一)甲企業屬于一般納稅工業企業,有關銷售資料如下:
1.6月27日企業向A公司銷售生產成本為70萬元的庫存商品。該批商品標價100萬元,商業折扣10%,增值稅率17%。
2.7月1日收到A公司當日簽發的面值為100萬元、三個月到期的不帶息銀行承兌匯票,以抵付6月27日的款項,不足部分以支票支付。
3.8月10日將上述票據背書轉讓,購入免征增值稅的農產品100萬元(規定的扣除率為10%),尚未驗收入庫。
到期時A公司尚未支付款項。
要求:1.計算企業的收入、銷項稅額和所收支票的金額;
2.編制6月27日確認收入和結轉成本的分錄;
3.編制7月1日收到票據時的分錄;
4.編制8月10日背書轉讓的分錄;
(一)
1.
(1)收入=100×(1-10%)=90(萬元)
(2)銷項稅額=100×(1-10%)×17%=15.3(萬元)
(3)所收支票的金額=100×(1-10%)×(1+17%)-100=5.3(萬元)
2.6月27日
(1)確認收入
借:應收賬款 105.3萬
貸:主營業務收入 90萬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5.3萬
(2)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70萬
貸:庫存商品 70萬
3.7月1日收到票據
借:應收票據 100萬
銀行存款 5.3萬
貸:應收賬款 105.3萬
4.8月10日背書轉讓
進項稅額=100×10%=10(萬元)
采購成本=100-10=90(萬元)
借:物資采購(或在途材料) 90萬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0萬
貸:應收票據 100萬
五、綜合題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 企業 。2004年11月初“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的借方余額為8450元。11月末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項目的“年初數”為-260000元,其中126214元為五年內虧損。1-11月份的利潤采用表結法,12月初損益類科目的余額如下表:
科目名稱 貸方余額 科目名稱 借方余額
主營業務收入 3876000 主營業務成本 2958000
其他業務收入 54590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56902.83
投資收益 72000 其他業務支出 43060
營業外收入 33000 營業費用 84902
管理 費用 74919
財務費用 17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