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銷售商品一批。
發出商品時:
借: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600
貸:庫存商品 600
確認收入時:
借:應收賬款 468
貸:主營業務收入 400
應交稅金一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8
借:主營業務成本 240
貨: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240
(2) A公司在2000年12月1日銷售一批商品。
銷售商品時:
借:應收賬款 234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0
應交稅金一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
借:主營業務成本 130
貸:庫存商品 130
收款時:
借:銀行存款 230
財務費用 4
貸:應收賬款 234
(3)A公司收到返還的教育費附加10萬元入銀行。
借:銀行存款 10
貸:營業外收入 10
(4) 公司收到增值稅返還24萬元存入銀行。
借:銀行存款 24
貸:補貼收入 24
(5) A公司結轉固定資產清理凈收益5萬元。
借:固定資產清理 5
貸:營業外收入 5
(6) A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違反稅收規定的罰款2萬元,非公益性捐贈支出3萬元。
借:營業外支出 5
貸:銀行存款 5
(7) A公司于2000年11月10日購買商品一批。
購入商品時:
借:庫存商品 300
應交稅金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1
貸:應付賬款 351
付款時:
借:應付賬款 351
貸:銀行存款 345
財務費用 6
(8) 用銀行存款支付廣告費4萬元。
借:營業費用 4
貸:銀行存款 4
(9) 計算本年銷售應負擔的維護建設稅3萬元。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3
貸:應交稅金一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 3
(10) 計算本年應負擔的教育費附加1萬元。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1
貸:其他應交款 1
(11) A公司調整投資收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損益調整) 60
貸:投資收益 60
(12)A公司計提長期債權投資利息并攤銷溢價。
借:長期債權投資一債券投資(應計利息) 30
貸:長期債權投資一債券投資(溢價) 2
投資收益 28
(13)A本公司本年計提行政管理部門固定資產折舊費20萬元。
借:管理費用 20
貸:累計折舊 20
(14)A公司用銀行存款支付其他管理費用30萬元(含差旅費2萬元和超標業務招待費1萬元)。
借:管理費用 30
貸:銀行存款 30
(15)收到銀行通知,企業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為18萬元。
借:銀行存款 18
貸:財務費用 18
(16)計算本年應交所得稅。
應交所得稅=(主營業務收入600萬元-主營業務成本370萬元-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4萬元-營業費用4萬元-管理費用50萬元+財務費用20萬元+投資收益88萬元+補貼收入24萬元+營業處收入15萬元-營業處支出5萬元+違反稅收規定的罰款和非公益性捐贈支出5萬元+超標業務招待費1萬元-權益法核算確認的投資收益60萬元)╳33%=85.8萬元。
借:所得稅 85.8
貸:應交稅金一應交所得稅 85.8
利潤表
2000年度 單位:萬元
2.華美公司有A、B、C、D、四種存貨,分屬甲、乙兩大類,期末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計價。2000年和2001年各種存貨的賬面實際成本和可變現凈值等有關資料如下:
要求:(1)確定該公司各年期末存貨的價值;
(2)采用備抵法編制有關會計分錄。
您的答案:
,
正確答案:
(1)年末存貨價值的確定:
2000年年末,由所給資料可知,在單項比較法下,A存貨和C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均高于其賬面實際成本,應按賬面實際成本計價;而B存貨和D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均低于其賬面成本,應按可變現凈值計價。因此,該企業的期末存貨的價值應為5875000元(1750000+2125000+875000+1125000)。
2001年末,每種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均高于其賬面實際成本,因此都應按賬面實際成本計價,期末存貨的價值為6500000元(1750000+2500000+875000+1375000)。
(2)2000年年末,期末存貨的價值低于其賬面實際成本625000元,應提取存貨跌價準備。編制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 625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 625000
2001年A存貨和C存貨的市價盡管有所下降,但并未降到成本以下,不需進行賬務處理;而B存貨和D存貨和市價則上升,共上升了875000元,應沖減存貨跌價準備,但最多只能將存貨跌價準備的賬面余額沖完:
借:存貨跌價準備 625000
貸:管理費用 6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