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計算分析題
1.【答案】本題考核事業單位相關業務的會計處理。
(1)借:銀行存款1000000
貸:財政補助收入1000000
(2)借:撥出經費200000
貸:銀行存款200000
(3)借:事業支出5000
貸:銀行存款5000
(4)借:材料58500
貸:銀行存款58500
(5)借:銀行存款280000
貸:對外投資250000
其他收人30000
同時:
借:事業基金——投資基金250000
貸:事業基金——一般基金250000
(6)借:事業支出18000
經營支出12000
貸:專用基金——修購基金30000
2.【答案】本題考核應納稅所得額、應交所得稅、凈利潤的計算及相應的賬務處理。
(1)甲公司2009年度應納稅所得額=210-70+20=160(萬元)
(按照稅法規定,國債利息收入不需要納稅,因此應該作納稅調減;當年的營業外支出中,有20萬元為稅收滯納金支出,按照稅法規定不能從稅前扣除,應作納稅調增)
(2)甲公司2009年度應交所得稅額=160×25%=40(萬元)
(3)借:所得稅費用40
延所得稅資產1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40
遞延所得稅負債10
(4)甲公司2009年的凈利潤=210—40=170(萬元)
(5)結轉所得稅費用
借:本年利潤40
貸:所得稅費用40
3.【答案】本題考核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
(1)收到撥款時
借:銀行存款300
貸:遞延收益300
(2)購入設備時
借:固定資產360
貸:銀行存款360
(3)在該固定資產的使用期間,每個月計提折舊和分配遞延收益
借:研發支出3
貸:累計折舊3
借:遞延收益2.5(300÷10÷12)
貸:營業外收入2.5
(4)出售設備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108
累計折舊252
貸:固定資產360
借:銀行存款120
貸:固定資產清理108
營業外收入12
借:遞延收益90
貸:營業外收入90
【解析】固定資產使用了7年,已經分配的遞延收益為300÷10×7=210(萬元),出售時剩余的遞延收益為90(300-210)萬元。
4.【答案】本題考核資本公積轉增資本、盈余公積彌補虧損、提取盈余公積、接受投資、發行股票、回購、注銷股票等的相關賬務處理。
(1)借:資本公積90000
貸:股本——A公司30000
——B公司30000
——C公司30000
(2)借:盈余公積75000
貸:利潤分配——盈余公積補虧75000
(3)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38000
貸:盈余公積38000
(4)借:銀行存款1100000
貸:股本——D公司1000000
資本公積100000
(5)借:銀行存款200000(40000×5)
貸:股本40000
資本公積160000
(6)借:庫存股30000
貸:銀行存款30000
(7)借:股本10000
資本公積20000
貸:庫存股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