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2015年初級經濟師金融專業精講班教輔由233經濟師考試網,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15年初級經濟師金融專業精講班教輔:國際收支與國際儲備
一、國際收支概述
(一)國際收支(掌握)
國際收支: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與世界上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由于貿易、非貿易和資本往來而引起的國際間資金流動,從而發生的一種國際之間資金收支行為。
(二)國際收支平衡表
國際收支平衡表是按照一定的編制原則和格式,將一國一定時期的國際收支不同項目進行排列組合,進行對比,以反映或說明該國的國際收支狀況的統計表。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主要項目:
1、 經常項目(國際收支中最重要的項目)——盈余,順差,出口>進口債權國;
——赤字,逆差,進口>出口,債務國。
——貿易收支(有形貿易)、勞務收支(無形)、轉移收支(單方面的轉移,包括捐贈匯款等)
2、資本與金融項目(資本的流入和流出,是金融資本的交易):
——長期資本、短期資本
3、結算或平衡項目:錯誤與遺漏、分配的特別提款權、官方儲備
—— 一國國際貿易收支出現逆差,可動用特別提款權償付逆差,還可用之還基金組織的貸款
—— 官方儲備 官方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包括黃金、外匯和特別提款權,可動用彌補差額。
二、國際收支狀況及其調節
(一)國際收支平衡的差額
1、貿易收支差額:商品出口額減去進口額
2、商品、服務與收益差額:
3、經常項目差額:第2項+單方面轉移收支差額
4、基本國際收支差額:第3項+長期資本移動差額。自主性交易(掌握):指各類微觀主體出于自身特殊的目的而進行的交易活動,自發、分散。調節性交易(掌握):政府有關部門出于調節國際收支差額,彌補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而進行。維持匯率穩定,維持資本流入流出之間的均衡而進行的交易,也稱彌補性交易。一般意義上的國際收支平衡指自主交易的平衡。
(二)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掌握)
1、經濟周期的因素——周期性失衡
2、經濟結構的因素——各國的經濟結構,進出口結構,宏觀環境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3、國民收入的因素——收入—儲蓄和消費,影響進口;收入影響投資,影響資本流動
4、匯率波動的因素——貨幣性失衡,匯率是貨幣對外價值的指標
(三)國際收支失衡對經濟的影響(掌握)
1、持續逆差對經濟的影響
(1)導致外匯儲備大量流失
(2)導致該國外匯短缺,外幣升值、本幣貶值
(3)使該國陷入債務危機——赤字
2、持續順差對經濟的影響
(1)破壞國內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均衡
(2)外幣貶值、本幣升值,降低本國企業國際競爭力
(3)引起國際經濟爭端
(四)國際收支的調節
1、自動調節
2、人為調節
(1)需求管理政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2)匯率政策——調整匯率
(3)資金融通政策——動用官方儲備,很臨時
(4)直接管制政策——外匯管制和貿易管制
三、國際儲備及其作用
(一)國際儲備概述
1、國際儲備(掌握):指一國貨幣當局為平衡國際收支、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穩定以及應付緊急需要而持有的在國際間可以普遍接受的可自由兌換的資產。——日本IMF規定國際儲備包括(掌握):
(1)外匯儲備(2)黃金儲備(3)特別提款權(4)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頭寸(5)其他債權
2、國際儲備的特點(掌握)
(1)官方儲備
(2)自由兌換性(國際儲備資產的被接受程度)
(3)充分流動性
(4)普遍接受性
3、國際儲備來源(大綱不作要求,自己看)
(1)國際收支順差
(2)政府黃金存量
(3)特別提款權的分配
(4)干預外匯市場取得的外匯
(5)國際信貸
(6)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頭寸
(二)國際儲備的作用(掌握)
1、彌補國際收支逆差
2、支持本國貨幣匯率
3、國際信用保證——外匯儲備是一國金融風險的重要評價指標。充足,易借款。
四、國際儲備的管理(規模管理和結構管理)
(一)國際儲備的規模管理(掌握)
1、國際儲備的適度規模
主要取決于一國經濟發展水平儲備規模的下限應該保證本國最低限度進口貿易量所必需的國際儲備資產量——經常儲備量;
上限應是應付本國最高經濟發展速度可能出現的貿易進口量、其他國際金融支付需求以及任何突發事件對國際儲備資產的需求規模——保險儲備量。——上下限之間形成了一國適量的國際儲備區間。
2、影響儲備適度規模的因素
(1)滿足正常進口的需要,正常的貿易行為
(2)設立外匯平準基金的需要,保持本幣匯率穩定
(3)調節國際收支的需要,彌補逆差
(4)應付突發事件的需要
(5)對國際信貸償本付息保障的需要具體數量指標見教材P183,表9-1
(二)國際儲備的結構管理(掌握)
——國際儲備是一種隨時用于對外支付的準備金,也是一國持有的金融資產,所以,必須遵循流動性、安全性、收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