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
1、ABC
【答案解析】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沒有考慮風險,每股收益最大,企業價值不一定最大。
2、ABD
【答案解析】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量=45/(50-20)=1.5(萬件),銷售量為2萬件時的經營杠桿系數=2×(50-20)/[2×(50-20)-45]=4,如果2009年營業收入增加10%,則息稅前利潤增加10%×4=40%,2008年的息稅前利潤=2×(50-20)-45=15(萬元)。
3、ACD
【答案解析】邊際貢獻=100×(20-12)=800(萬元),息稅前利潤=800-50=750(萬元),稅前優先股股息=75/(1-25%)=100(萬元),據此計算得出的經營杠桿系數=800/750=1.07,財務杠桿系數=750/(750-20-100)=1.19,總杠桿系數=800/(750-20-100)=1.27,或=1.07×1.19=1.27,盈虧平衡點=50/(20-12)=6.25(萬件)。
4、ABD
【答案解析】債務代理成本損害了債權人的利益,降低了企業價值,最終也將由股東承擔這種損失。所以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
5、BCD
【答案解析】在沒有企業所得稅的情況下,MM理論認為,有負債企業的價值=無負債企業的價值(即選項A的說法不正確),有負債企業的價值=按照有負債企業的加權資本成本折現的自由現金流量的現值,無負債企業的價值=按照相同風險等級的無負債企業的權益資本成本折現的自由現金流量的現值,由于是否有負債并不影響自由現金流量,所以,可以推出選項C的結論;由于無負債企業的權益資本成本=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所以可知,在沒有企業所得稅的情況下,MM理論認為,無論企業是否有負債,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都將保持不變(即選項B的說法正確);決定加權平均資成本的因素有兩個,一是資本結構,二是個別資本成本,由于在沒有企業所得稅的情況下,MM理論認為,資本結構不影響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所以,企業加權資本成本僅取決于個別資本成本。影響個別資本成本的是風險,包括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其中財務風險受資本結構影響,而在沒有企業所得稅的情況下,MM理論認為,資本結構不影響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所以,在沒有企業所得稅的情況下,MM理論認為,財務風險不影響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即企業加權資本成本僅取決于企業的經營風險,選項D的說法正確。
6、AD
【答案解析】現金流穩定可靠、資本密集型的企業,發生財務困境的可能性相對較低。高科技企業的財務困境成本可能會很高。
7、ABCD
【答案解析】經營風險是指企業未使用債務時經營的內在風險。影響企業經營風險的因素很多,比如,產品需求、產品售價、產品成本、調整價格的能力、固定成本的比重等。
8、AB
【答案解析】普通股資本成本=5%+1.2×(11.5%-5%)=12.8%,所以選項A的說法正確;公司股票的市場價值=(息稅前利潤-利息)×(1-所得稅稅率)/普通股成本=[息稅前利潤×(1-所得稅稅率)-利息×(1-所得稅稅率)]/普通股成本=[息稅前利潤×(1-所得稅稅率)-稅后利息]/普通股成本=[1000×(1-30%)-600×7%]/12.8%=5140.6(萬元),所以選項B的說法正確,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公司的市場價值=股票的市場價值+債務的市場價值=5140.6+600=5740.6(萬元),所以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
為了幫助大家通過考試,233網校為大家提供注冊會計師VIP班(含精講班+沖刺班+習題班+真題解析班+機考實戰班)免費試聽 點擊進入>>,233網校祝大家考試成功!
233網校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