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就是考試,拿到分數才是硬道理。考試看懂題和能夠用英語做答,就不會有大問題了。但是萬一不會寫或看不懂題呢?那確實不好辦。233網校特為考生搜集了一些“巧”法,只能解燃眉之急,但不是永久之法。這些方法也可以在備考訓練中加以應用:
一、用簡單詞,寫簡單句。注會考試就是考注會,而不是考英語能力,最多只是考用 英語答注會題的能力,重點還是注會。除了英語牛人之外,大多數人在短時間內所寫出的英語答案,在改卷老師眼里,其實都差不多。要想讓改卷老師一眼發現你英 語特別牛,非一日之功,是裝不來的。非要顯示自己英語水平,用一些復合句,從句套從句,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改卷老師不知你所云,不知你的意思,就不會給你 分數,道理就這么簡單。所以,能用簡單句就用簡單句,專業詞實在想不起來,就用簡單詞。只要能把意思說明白,照樣得高分。順便說一句,看經濟人學雜志,國 際大牌雜志也是這么說的,要用簡單句、簡單詞。
二、盡可能結構化。也就是答案要點分為1.2.3,清清楚楚。考題答案有3點, 自己就先1.2.3地列出來。目的只有一個,讓改卷老師清楚地知道你的答案,然后給你分數。譬如風險識別,你先1.2.3地把所有風險寫出來,單詞也罷、 短語也罷,這樣清清楚楚,改卷老師認同了你這個答案,也就不會在你結合案例寫出的句子好與不好上計較了。英語基礎不好,就盡量少用 “Moreover,furthermore,neverless”等之類詞來連接句子與句子,能用1.2.3就用1.2.3,實在必須用,也盡量結構清 晰。記住咱是專業英語,不是公共英語,更不是唯美英語。
三、計算題要重計算、輕英語。如果你英語不知怎么開頭,但是你會這道計算題,那 么,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按正常的計算方式,一步步不出現英語也不出現漢字地把答案算對,也就是按計算題的方式先計算出來再說,有單位的一定寫上英文的單 位,如yuan之類。接下來,你再考慮你所遇到的不知用英語怎么開頭結尾之類的問題。實在不會,可以適當在答案的前面、后面寫上幾個英語單詞。記住,如果 英語不足夠好,直接從題干中找著對應的英語單詞或句子,變換表達方式加進去就行。
四、案例材料變換后再 翻譯。戰略、經濟法的題目,答題要用到案例材料中的原話。這時,你不要急著找到原話后馬上就翻譯。因為很多中文話寫的很順暢,但要翻譯成英語卻有一定難 度。這時,你先把這句中文轉換成簡單的中文,也就是你有能力翻譯的中文,然后慢慢翻譯過去。譬如:“公司的供應商效率低下,常常影響公司的生產進度、加大 公司的生產成本,這對公司戰略實施有很大影響”。假定問的是公司為什么要實施一體化戰略,這一句是關鍵句,我們完全可把這句話轉換成“供應商效率低下”再 翻譯。實在不行,這些單詞也不會寫,那么你改成“供應商的,大大的不好“公司成本的,大大的高”,這總會寫吧?
五、 讀不懂題時,別著急,結合案例材料來理解。英文題目,一般都比較簡單。遇到看不懂的題,往往就是讓幾個單詞給蒙住了,這要結合案例材料來理解題目,也就是 說,看不懂題,就起碼要能看懂“material x”吧,知道題目對應的是材料幾,然后再回看材料,比對材料與題目,一般能猜對看懂的那幾個單詞。如果連“material x”都看不懂,那么......俺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