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我也很難清楚的知道,哪些算是可以推廣的經驗,可以給大家幫助。下面我將自己認為有助于通過考試的幾點理解記錄,僅供大家參考,希望能有所啟發。
一、態度
前任國家足球隊的教練米盧有句名言“Attribute is everying”,態度決定一切。參加考試之前,需要有扎實的學習態度,也就是本文的標題:“天道酬勤”,這是通過考試的基礎。CPA考試從目前的過關率來看,依然屬于精英考試,不是普及的素質教育,不管試題難也好,容易也罷,過關率就只把握在這個比例。要通過,就得下苦功夫,扎實學習。沒有這個態度做基礎,要通過考試很難。
二、擇師
CPA考試的內容繁多,也有很多難點,全靠自己摸索有些難度,效率不高,也不容易掌握要領。我建議大家選擇好培訓課程。有一個好的老師,就相當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事半功倍。北京注冊會計師協會為了考生著想建立了北京注冊會計師培訓網,以此來打擊那些非法的輔導機構,讓考生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
三、計劃
要在有限的復習時間內通過 考試,就一定要有很細致的復習計劃,并且努力的按照計劃去做。CPA的考試內容很多,需要記憶的東西也多,我建議大家從一開始就根據自己的時間,合理的安排復習計劃,復習多少遍,復習多少小時。我自己的計劃比較可取的地方在于:
1.所有功課一起學習,每天都有各門功課的學習計劃,而不是一門一門的學,時間輪轉。這樣的好處一是相同間隔的頻率去刷新腦部的存儲細胞,不至于學一門丟一門,越學越記不住;二來是每天可以學幾門課,課程之前有些新鮮感;
2.以15天作為一個循環,CPA的教科書在15-25章之間,從我的安排下來,15天掃遍一本書,一個循環比較合理。15天下來以所有課程的內容掃一遍,這樣的安排使時間比較緊湊,也能更頻繁的刷新知識,鞏固記憶;
3.所有功課的時間分配均衡,搭配合理,會計和財務管理偏于理解和計算,做題花時間多;經濟法和審計偏于理解和計算,不需要做太多題,花時間少;稅法居中。從時間計劃上,要給做題多的科目多些時間;
4.主動學習為主,聽課學習為輔且。聽課需要花很多時間,而大部分內容不需要聽課,自己看書做題就能明白,因此能自己搞明白的就不要聽課,節省時間。
我是個不愿意做計劃的人,但是為了考試,我還是認為只有細致計劃,才能做好時間管理。
四、執行
計劃做好后,就是執行,每天風雨兼程的學習、看書、做題、思考。我們每個人都不比別人聰明,要通過考試,只能靠努力,這個是真理。所以要通過考試,就一步驟最重要,也最沒有投機取巧的地方。也許,明白了這個道理,學習的過程便不再那么枯燥,會有一種接受知識的快樂。
五、信心
如果前幾步都做好了,到考試的時候,遇到難題提醒自己不要慌亂,大家都難,要沉著答題。在會計考試中自己也遇到了一種慌亂,本來我認為會計是我最有把握的科目,但考試中,客觀題句子太長,答題費力,感覺又不好。答至計算題,實際利率算出是小數,資產組的初始計算也出現小數,說實話,當時有點慌亂,也是這次考試中遇到的一次挑戰。當時我的一個信念就是我覺得難,大家肯定都難,所以沉下心往下做,逐漸有柳暗花明的感覺。因此,在答題的過程中,我認為信息很重要。
總而言之,歸根底就是一句話:“天道酬勤”所謂的經驗、心得都是圍著這個最樸素的道理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