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熱門的基金從業考試讓很多人賺到“掛靠費”
以前基金從業資格曾經很熱門,因為想成立私募基金,就要有幾個人通過基金從業資格考試。所以,一度考基金從業資格的人很多,好多人考過基金從業資格考試之后,并不去基金公司上班,只是把基金從業資格掛靠到一些基金公司,不去上班,就能獲得一筆掛靠費,起初這筆錢很多,后來隨著通過考試的人越來越多,給的錢越來越少,一般法人能有一萬元/年,風控高管幾千元/年,普通員工也就幾百元到兩千元。
把基金從業資格掛出去,有兩個好處,第一能賺點小錢,第二還能混個金融行業從業經驗,避免基金從業考試成績超過四年不就業作廢。
現在想把基金資格掛靠出去越來越難了
但是,今年以來,通過考試的人發現,想把基金資格掛靠出去越來越難了。想要只掛個普通員工,基本沒希望了,招人的中介公司都是一句話,只要法人和高管(因為備案只需法人和幾個高管有從業資格即可),也就是你只能同意去給別人公司做法人和高管,才可以掛出去。但是你知道嗎?這樣做的風險是非常大的。
現在私募基金牌照多用來做“擦邊球”
因為,現在的私募基金牌照,常常不是用來做私募基金,而是打擦邊球,搞P2P理財、股票配資、股權投資、項目投資等業務,你有空兒可以到周邊的P2P理財公司去瞧瞧,翻開他們的宣傳冊,往往第一個就是一張私募基金牌照的照片,因為基本沒可能拿到P2P牌照,所以多數公司就用私募基金牌照魚目混珠,糊弄來理財的老頭老太太們,有個牌照總比什么也沒有強。
P2P現在十有八九的結局都是非法集資+卷錢跑路。你作為這樣公司的法人和高管,都是在基金協會和工商局備案的,一旦公司的人卷錢蒸發了,你說公安局不找你找誰去?到時候您拿出一紙“免責協議”,你說是不是很可笑?公安局能免除您的責任嗎?讓你坐牢冤枉嗎?
一旦成為“殼公司”法人高管風險很大
現在網上招人去掛靠的中介公司,基本上都是“賣殼”的,就是找幾個人,掛靠法人和高管,然后去注冊備案一個私募基金公司,然后把這個新公司執照,賣出去。這就叫“賣殼”。至于“買殼”的人拿去具體做啥,就不管了,你自己想想吧,誰愿意去買這種“殼公司執照”,為什么成立基金公司,不自己當法人,不讓親友當高管,而是去買根本不認識的不相干的人做法人的執照,難道自己和親友去考個基金從業考試有那么難嗎?答案顯而易見,“買殼”的人估計就沒打算有好收場,真出事了,一推干凈,我不是法人也不是高管,該找誰找誰去。你說,你一旦成為這種“殼基金公司”的法人、高管,是不是風險很大?
真正規范的私募基金公司極少
那么,就沒有真正的私募基金公司了嗎?有,但是極少極少,股市已經熊了很多年了,不是千股下跌,就是千股跌停。這時候成立私募基金募資去炒股,沒幾個人敢干,也不好募資。就現在這行情,公募基金300多只偏股基金,今年盈利達到5個點的,不超過10只,還都是買了貨幣和債券投資的。
公募基金經理的學歷、團隊、智商、資金、資源、經驗等等可比私募高的不是一點啊,都這德行,你覺得誰會傻的成立私募去集資炒股嗎?即使真是規范的私募基金公司,在熊市下步履維艱,養活自己都難,一般極少招人。
所以現在“買私募基金公司殼”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利用它來集資的,具體集資之后是搞P2P,還是股票配資,還是放高利貸等等的,就不好說了,總之都不是什么靠譜生意,大都行走在灰色地帶。你愿意為了一年幾千元的掛靠費,去淌這個渾水嗎?你承擔得起這個風險嗎?
所以,奉勸大家堅決不掛高管和法人
想要掛靠,混個金融從業經驗時間,保證考試成績不作廢,那就只掛個普通員工就行了,但是現在愿意給你掛普通員工的地方基本沒有了,所以,你十有八九是掛不出去了。
掛不出去,就算了,大不了作廢了成績,也不能為了一年幾千元,去冒這么大風險啊?
很多公司并不真的會給你注冊基金執業資格證
這里再提醒大家一句,如果你以普通員工身份掛到了某個基金公司,一定要確認對方給你在證券業協會做了備案,讓他們提供給你查詢賬戶和密碼,可以到證券業協會官網上查到你的執業資格證書,現在有的公司很壞,就用你的資格做完牌照備案之后,并不真的給普通員工在協會注冊從業資格證書,這么一來,你實際上并沒真正掛上,也不能積累金融行業從業經驗,更不能保證你的考試成績不會過期作廢,最多就一年得幾百元而已,這就更不值了。
小心別把自己的社保給折騰斷了
另外還有個地方大家要注意,現在掛靠基金從業資格,必須要把你的社保關系也轉入這家公司,由這家公司給你上社保才行,但是一般這種公司也就給你交一兩個月的社保,然后就不管了,你要及時轉出去繼續自己交社保,忘記了可能導致你的社保中斷,那就更慘了。如果,你有自己的單位正在給你上社保,那轉出轉入的就更難操作了,所以,當你想去考基金從業資格之前,要考慮好自己到底有沒有可能去賺這個掛靠費,如果完全沒可能就別折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