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題(共20題,每題2分。由單選和多選組成。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一)
某運輸企業2005年運輸量計劃中列示的計劃周轉量1314萬噸公里;平均運距60公里;車輛計劃中列示的營運50車輛,額定噸位5噸。無掛車參加營運。企業根據運輸市場需求和計劃運輸周轉量,編制了四種車輛運用效率指標計劃組合方案,如下表所示。
組合方案 |
車輛工作率 |
平均車日行程 |
里程利用率 |
噸位利用率 |
方案一 |
75% |
320公里 |
55% |
110% |
方案二 |
80% |
310公里 |
59% |
98% |
方案三 |
80% |
300公里 |
60% |
100% |
方案四 |
83% |
300公里 |
55% |
105% |
根據以上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81.上述車輛運用計劃編制的方法屬于( )
A.逆編法
B.順編法
C.以“需要”為出發點的編制方法
D.以“可能性”為出發點的編制方法
82.上述四種組合方案中,最優組合方案為( )
A.方案一
B.方案二
C.方案三
D.方案四
83.按照方案一的效率指標計算,車噸日產量為( )噸公里。
A.114.6
B.124.5
C.144.4
D.145.2
84.按照方案二的效率指標計算,車公里產量為( )噸公里/里。
A.2.758
B.2.891
C.4.125
D.5.214
85.編制車輛運用計劃確定各項運用效率指標時,需要充分考慮的因素有( )
A.客源、貨源的充沛程度
B.車輛的技術速度
C.運輸市場的競爭狀況
D.車輛完好率水平
(二)
某集裝箱公司承運了一批一票到底的“門到門”集裝箱整箱貨物運輸,公司自接受貨物起3天內將貨物由A.地運到B.地,第4天將貨物交付收貨人,第5天車輛返回。而收貨人接收到貨物,拆開完整的鉛封后發現:一,箱內貨物件數與托運人員填寫的件數有出入,造成貨物差價值2000元,二,箱內貨物因積載不合理,導致貨物損壞數件,價值5000元,三,因貨物堆碼不當致使混裝貨物形成污染,對集裝箱箱體內壁造成了腐蝕,損失1000元。由此導致隨手雙方產生經濟賠償糾紛。
根據以上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86.該指貨物運輸任務的承運責任期為( )天
A.5
B.4
C.3.5
D.3
87.收貨人拆封時發現貨物短少,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2000元應由( )
A.托運人承擔
B.承運人承擔
C.承、托雙方共同承擔
D.仲裁機構仲裁
88.因積載方法不合理,造成貨物損壞的經濟損失5000元應由( )
A.承運人承擔
B.托運人承擔
C.承、托雙方共同承擔
D.仲裁機構
89.損壞貨物形成的污染對集裝箱箱體內壁腐蝕造成的經濟損失1000元應由( )
A.承運人承擔
B.承、托雙方共同承擔
C.托運人承擔
D.仲裁機構
90.此次貨運事故告誡該公司今后需要強化對( )
A.裝卸人員操作技能的培養
B.貨物特性的宣傳與咨詢
C.裝卸機械的維護
D.簽定運輸合同工作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