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級經濟師金融專業第二章核心考點
- 第1頁:節 信用
- 第2頁:第二節 利息與利息率
第二節 利息與利息率
一、利息的性質
1.定義和性質
利息是貸款人由于借出貨幣使用權而從借款人那里獲得的報酬。利息是從屬于信用的一個經濟范疇,信用關系是利息產生的基礎。
利息的來源決定了利息的性質。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無論是何種生產方式,利息都是由勞動者創造的利潤的一部分,是社會財富再分配的手段,體現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
【例2.3】在商品條件下,利息歸根結底是勞動者在社會再生產創造的( )的一部分。[2013年真題]
A.利潤
B.資本
C.使用價值
D.商品
【答案】A
【解析】利息不是貨幣本身結出的果實,它是勞動者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利潤的一部分,是利潤的轉化形式,由資本借入者支付給資本貸出者。所以,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無論是何種生產方式,利息都是由勞動者創造的利潤的一部分,是社會財富再分配的手段,體現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
2.西方學者對利息性質的認識
西方學者對利息性質有不同的觀點,具體內容如表2-2所示。
表2-2 不同利息本質論的內容
理論 | 內容 |
利息報酬論 | 認為利息是一種報酬。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創始人威廉·配第認為,利息是因暫時放棄貨幣的使用權而獲得的報酬。利息是暫時放棄貨幣使用權而給貸款人帶來不便的報酬 |
資本生產力論 | 認為利息的本質是資本自身生產力的產物。信用勞動所付出的代價是工資,借用土地所付出的代價是地租,借用資本所付出的代價就是利息 |
節欲等待論 | 認為利息是由資本所有者對目前享樂和滿足的犧牲,放棄自己的消費欲望、節制消費的報酬。要擴大未來生產,需更多的資本,資本來源于儲蓄,儲蓄又來源于“節欲”。代表思想是英國的西尼爾用“節欲”論 |
利息時差論 | 又稱時間偏好論。這種理論認為利息的產生和利率水平的高低取決于人們對同一等量商品在現在和將來的兩個不同時間內主觀評價的差異 |
NN偏好論 | 又稱流動偏好論。這種理論認為利息是人們在特定時期內放棄貨幣周轉的靈活性的報酬 |
二、利息率和利息率的種類
1.含義及計算公式
利息率簡稱利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同借貸資金額(本金)的比率。利率是衡量利息高低的指標。其公式表示如下:
利息是利潤的一部分,利息率的高低決定著利潤在貨幣所有者和貨幣使用者之間的分配比例。在利潤一定的條件下,利息率越低,借出者所獲得的利潤越少,借入者獲得的利潤越多。所以,利息率變動可以調節借貸雙方的經濟利益,進而對社會經濟活動具有調節作用。
【例2.4】在借貸活動中,決定利潤在貨幣所有者和貨幣使用者之間分配比例的是( )的高低。[2009年真題]
A.利潤率
B.成本率
C.收益率
D.利息率
【答案】D
【解析】利息是利潤的一部分,利息率的高低決定著利潤在貨幣所有者和貨幣使用者之間的分配比例,在利潤一定的條件下,利息率越高,借出者所獲得的利潤越多,借入者獲得的利潤越少。
2.利率的分類
利息率的種類如表2-3所示。
表2-3 利率的分類
類型 | 說明 |
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 ①年利率是以年為時間單位計息,年利率以本金的百分之幾表示(%); ②月利率是以月為時間單位計息,月利率以本金的千分之幾表示(‰); ③日利率是以日為時間單位計息,日利率以本金的萬分之幾表示(?) |
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 | ①名義利率是以名義貨幣表示的利息率。 ②實際利率是名義利率扣除通貨膨脹因素以后的真實利率。 判斷利率水平高低,必須以實際利率為依據,當通貨膨脹率高于名義利率時,實際利率為負數,稱為負利率 |
市場利率與官定利率 | ①市場利率是由借貸雙方在資金市場上通過競爭而形成的利息率。 ②官定利率是政府或中央銀行確定的利息率。 官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有密切的關系。官定利率的變化表達了政府的貨幣政策取向,對資金供求狀況和市場利率有重要影響 |
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 | ①固定利率是在整個借款期內都固定不變的利息率。固定利率一般適用于借款時間短、市場利率變化不大的借貸活動。 ②浮動利率是在借貸期間可定期調整的利息率。調整期限和調整時間作為基礎的利率選擇,由借貸雙方在借款時議定。實行浮動利率一般適用于長期借貸 |
短期利率與長期利率 | ①短期利率是指融資時間在一年以內的利息率。 ②長期利率是指融資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利息率。 利率高低與金融資產的借貸期限成正比,短期利率一般低于長期利率 |
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 | ①存款利率是指客戶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存款所取得的利息和存款本金的比率。 ②貸款利率是指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發放貸款所收取的利息與貸款本金的比例。 貸款利率一般高于存款利率,貸款利率與存款利率的差距即為存貸利差,存貸利差是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之一 |
【例2.5】在利率體系中,實際利率是指( )的差額。[2008年真題]
A.市場利率與官定利率
B.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
C.短期利率與長期利率
D.名義利率與通貨膨脹率
【答案】D
【解析】名義利率是以名義貨幣表示的利息率。實際利率是名義利率扣除通貨膨脹因素以后的真實利率。即: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
三、影響利息率的因素
1.平均利潤率(正相關)
決定利息率的基本因素是社會平均利潤率。從整個社會考察,在資本量一定時,社會平均利潤率越離,利潤總額越大,借貸雙方可分割的總額越大,則利息率越高。同時;平均利潤率越高,投入生產和流通領域的資本量增大,借貸資本需求增大,使利率上升。在利潤總量一定時,利息率越高,貸者分割的利潤越多。因此,平均利潤率是利息率水平的界限。
2.借貸成本
銀行的借貸成本主要有兩部分:①銀行吸收存款或發行債券所支付的利息;②業務費用。銀行經營是為了取得盈利,因此,從理論上講,銀行的存款利息支出與吸收存款業務費用之和必須小于貸款利息收入,否則就無利可圖。
3.資金供求狀況
在利潤率一定的情況下,決定利息率高低的重要因素是借者和貸者之間的競爭。競爭的結果是由借貸資本供求狀況決定的,借貸資本的供給大于需求,利息率下降;借貸資本的需求大于供給,利息率上升。
4.借貸期限(正相關)
借貸資本使用時間的價格是利息,在一般情況下,借貸期限越短,貸出者成本越低、風險越小,借入者創造的可分割的利潤越少,利息率應該越低;反之,就越高。
5.借貸風險(正相關)
借貸活動中存在借者到期不能還本付息的風險,為了彌補借貸風險發生后給貸者造成的損失,貸款人在確定利息率時必須考慮風險因素。貸款風險越小,利息率越低;反之,則利息率越高。
6.國家宏觀經濟政策
當前,世界各國普遍實行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國家管理經濟的重要工具是利率,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對利率具有重要影響。當經濟衰退、商品過剩、價格下降時,國家就要實行擴張的貨幣政策,降低利息率;當經濟增長過熱、物價上漲過快時,國家就要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提高利息率。
7.國際利率水平
國際利率水平對國內利率有重要影響:
①國際資本流動影響利率水平。當國內利率水平低于國際利率水平時,外國資本就會向國外流動;反之國內資本就會流向國內。國際資本流動會引起貨幣市場上資金供求變化,因而,必然引起國內利率水平的變化。
②利率變動會影響國際收支,影響本國通貨的對外價值,進而影響本國的對外貿易。所以,一國政府在調整國內利率時,必須考慮國際利率水平。
【例2.6】從理論上講,在下列各項中,能導致利率降低的因素有( )。[2009年真題]
A.社會平均利潤率下降
B.借貸期限延長
C.借貸風險降低
D.借貸資本需求大于供給
E.借貸風險提高
【答案】AC
【解析】A項,社會平均利潤率下降,利潤總額減少,則利息率降低;B項,借貸期限延長,風險變大,借入者創造的可分割的利潤增多,利率提高;CE兩項,借貸活動中存在借者到期不能還本付息的風險,為了彌補借貸風險發生后給貸者造成的損失,貸款人在確定利息率時必須考慮風險因素,貸款風險越大,利息率越高,反之,則利息率越低;D項,競爭的結果是由借貸資本供求狀況決定的,借貸資本的供給大于需求,利息率下降;借貸資本的需求大于供給,利息率上升。
四、我國現行的利率體系
利率體系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各類利率的總和。主要包括利率傳導機制、利率結構和利率監管體系。按利率的結構劃分,我國現行的利息體系是以中央銀行利率為基礎、金融機構利率為主體和市場利率并存的利率體系。
1.中央銀行利率
中央銀行利率是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的各種存貸款利率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
①存款利率主要包括一般存款利率和法定存款準備金利率;
②貸款利率主要包括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的再貸款利率和再貼現利率;
③中央銀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還會形成公開市場操作利率。
整個利率體系中的主導利率是中央銀行利率,中央銀行利率對商業銀行利率和市場利率具有調節作用。因此,人們把中央銀行利率稱為基準利率。
2.金融機構利率
金融機構利率是金融機構對企業單位和個人的各種利息率。
①存款利率一般包括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利率和企業單位存款利率;
②貸款利率包括短期貸款利率、中長期貸款利率、優惠貸款利率和貼現貸款利率。
金融機構利率反映金融市場的資金“價格”水平,直接作用于社會的經濟活動。它是實現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重要環節。
3.市場利率
市場利率主要包括金融機構同業存款利率、拆借市場利率、票據市場利率、債券市場利率和商業銀行內部資金往來等。
①金融機構同業存款利率是指金融機構(銀行、券商、信托公司、保險公司、財務公司等)之間使用的存款利息,與居民和企業的存款利息不同。
②拆借市場利率是指金融機構之間以貨幣借貸方式進行短期資金融通所使用的利率,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是我國典型的拆借市場利率。
③債券市場利率是指債券利息與債券市場價格的比率。
④票據市場利率指的是票據的貼現利率。
⑤商業銀行內部資金往來主要包括調撥資金和銀行匯差資金兩個方面。
五、利率市場化
1.利率市場化的含義
利率市場化是指將利率的決定權交給市場,通過市場和價值規律機制,由市場主體根據資金供求狀況自行決定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機制。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目標是形成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利率體系和利率形成機制。
2.利率市場化的內容
一般而言,利率市場化包括以下兩方面內容:
(1)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市場化
在市場利率制度下,商業銀行根據以同業拆借利率為代表的市場利率、本行資金需求、資產負債的期限結構、成本結構和風險結構的匹配情況等因素,靈活調整本行利率政策,達到降低成本、減少風險、獲取盈利的目的。
(2)中央銀行間接調控利率
在市場利率制度下,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所有利率實行間接調控政策,由商業銀行自主決定本行的利率。但是為了防止比較大的商業銀行破壞市場利率有序、穩定地運行,中央銀行一般保留對存款利率上限、基礎貸款利率或優惠貸款利率的窗口指導權。同時,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再貸款、再貼現等業務間接調控貨幣市場資金供求的方式,調控同業拆借利率,并由此影響商業銀行的存貸款利率。
【例2.7】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內容有( )。[2013年真題]
A.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市場化
B.中央銀行間接調控利率
C.降低或提高市場利率水平
D.國有商業銀行直接調控利率
E.中央銀行直接調控利率
【答案】AB
【解析】一般而言,利率市場化包括兩方面內容:①商業銀行的存貸款利率市場化,即在市場利率制度下,商業銀行根據以同業拆借利率為代表的市場利率、本行資金需求、資產負債的期限結構、成本結構和風險結構的匹配情況等因素,靈活調整本行利率政策,達到降低成本、減少風險、爭取盈利的目的;②中央銀行通過間接調控的方式影響市場利率。
3.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先外幣、后本幣;先貸款,后存款;先長期、大額,后短期、小額”。我國利率市場化的目標是“建立健全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利率形成機制,中央銀行通過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市場利率”。這個目標明確了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三個層面的內容:(1)利率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2)中央銀行要引導、調控市場利率;(3)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引導、調控市場利率,完善各種利率之間的傳導機構。
六、計算利息的基本方法
1.單利計息
單利計息是指在計算利息額時,不論期限長短,僅按原本金和規定利率計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復計算利息的計息方法。單利計息的計算公式為:
利息額=本金×利率×期限
2.復利計息
復利是單利的對稱。復利計息是指在計算利息額時,要按一定期限(如一年),將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計算利息,逐期滾算的計息方法,俗稱利滾利。復利計息的計算公式為:
本利和=本金×(1+利率)期數
利息=本利和-本金
【例2.8】某人借款10000元,如果年利率5%,兩年到期后歸還(期數為2),按復利計算,到期時借款人應支付的利息為:
本利和=10000×(1+5%)2=11025(元)
利息=11025-10000=1025(元)
點擊查看該系列筆記匯總:2016年初級經濟師金融專業核心考點匯總
相關推薦:
相關推薦
- 2016年初級金融核心考點匯總09-29
- 2016年初級金融第九章核心考點09-29
- 2016年初級金融第八章核心考點09-29
- 2016年初級金融第七章核心考點09-29
- 2016年初級金融第六章核心考點09-29
?γ??????? | ??? | ???/???? |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