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三)
【背景資料】
某熱力管線暗挖隧道,長3.4km,斷面有效尺寸為3.2m×2.8m,埋深3.5m。隧道穿越地層為砂土層和砂礫層,除局部有淺層滯水外,無需降水。
承包方A公司通過招標將穿越砂礫層段468m的隧道開挖及初期支護分包給B專業公司。
B公司依據A公司的施工組織設計,進場后由工長向現場作業人員交代了施工做法后開始施工。
施工后,B公司在距工作豎井48m處施工時,發現開挖面砂礫層間有滲水且土質松散,有塌方隱患。B公司立即向A公司匯報。經有關人員研究,決定采用小導管超前加固技術措施。B公司采用劈裂注漿法,根據以往經驗確定注漿量和注漿壓力,注漿過程中地面監測發現地表有隆起現象,隨后A公司派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協助B公司研究解決。
質量監督部門在工程竣工前例行檢查時,發現A公司項目部工程資料中初期支護資料不全,部分資料保留在B公司人員手中。
【問題】
1.暗挖隧道開挖前的技術交底是否妥當?如有不妥,寫出正確的做法。
2.B公司采用劈裂注漿法是否正確?如不正確,應采取什么方法?哪些漿液可供選用?
3.分析注漿過程中地表隆起的主要原因,給出防止地表隆起的正確做法。
4.說明A、B公司在工程資料管理方面應改進之處。
32、 (四)
【背景資料】
某市政跨河橋上部結構為長13m單跨簡支預制板梁,下部結構由灌注樁基礎、承臺和臺身構成。施工單位按合同工期編制了網絡計劃圖(見圖3),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實施。

在施工過程中,發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在進行1號基礎灌注樁施工時,由于施工單位操作不當,造成灌注樁鉆孔偏斜,為處理此質量事故,造成3萬元損失,工期延長了5d。
事件2:工程中所使用的鋼材由業主提供,由于鋼材進場時間比施工單位要求的日期拖延了4d,1號基礎灌注樁未按計劃開工,施工單位經濟損失2萬元。
事件3:鋼筋進場后,施工單位認為該鋼筋是由業主提供的,僅對鋼筋的數量驗收后,就將其用于鋼筋籠的加工;監理工程師發現后,要求停工整改,造成延誤工期3d,經濟損失1萬元。
【問題】
1.根據網絡圖計算該工程的總工期,找出關鍵線路。
2.事件1、2、3中,施工單位可以索賠的費用和工期是多少?說明索賠的理由。
3.事件1中,造成鉆孔偏斜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4.事件3中,監理工程師要求停工整改的理由是什么。
33、(一)
【背景資料】
某公司承建一埋地燃氣管道工程,采用開槽埋管施工。該工程網絡計劃工作的邏輯關系見下表。

項目部按上表繪制網絡計劃圖,如圖1所示:
網絡計劃圖中的E1、E2工作為土方回填和敷設警示帶,管道溝槽回填土的部位劃分為回填土中有粗砂、碎石土、灰土可供選擇。

I、Ⅱ、Ⅲ區,如圖2所示:

【問題】
1.根據上表補充完善圖1所示的網絡計劃圖(把圖1繪制到答題卡上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2.圖2中△H的最小尺寸應為多少?(單位以mm表示)
3.在可供選擇的土中,分別指出哪些不能用于工、Ⅱ區的回填?警示帶應敷設在哪個區?
4.I、Ⅱ、Ⅲ區應分別采用哪類壓實方式?
5.圖2中的工、Ⅱ區回填土密實度最少應為多少?
34、 (二)
【背景資料】
某城市橋梁工程,采用鉆孔灌注樁基礎,承臺最大尺寸為:長8m、寬6m、高3m,梁體為現澆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箱梁。跨越既有道路部分,梁跨度30m,支架高20m。
樁身混凝土澆筑前,項目技術負責人到場就施工方法對作業人員進行了口頭交底,隨后立即進行1號樁樁身混凝土澆筑,導管埋深保持在0.5~1.0m之間。澆筑過程中,拔管指揮人員因故離開現場。后經檢測表明1號樁出現斷樁。在后續的承臺、梁體施工中,施工單位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針對承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編制了專項方案,在混凝土養護階段采取了如下溫度控制措施:
1)混凝土的中心溫度與表面溫度之間、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室外最低氣溫之間的差值均應小于20℃。
2)采用內部降溫法來降低混凝土內外溫差。
(2)項目部新購買了一套性能較好、隨機合格證齊全的張拉設備,并立即投入使用。
(3)跨越既有道路部分為現澆梁施工,采用支撐間距較大的門洞支架,為此編制了專項施工方案,并對支架強度作了驗算。
【問題】
1.指出項目技術負責人在樁身混凝土澆筑前技術交底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正確做法。
2.指出背景中樁身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錯誤之處,并改正。
3.補充大體積混凝土裂縫防治措施。
4.施工單位在張拉設備的使用上是否正確?說明理由。
5.關于支架還應補充哪些方面的驗算?
35、 (五)
【背景資料】
某施工單位承接了某橋梁工程,施工單位按照合同工期要求編制了如圖4所示的網絡計劃(時間單位:d),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實施。

在實施過程中,發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工作D(1號臺基礎)施工過程中,罕見特大暴雨天氣使一臺施工機械受損,機械維修花費2萬元,同時導致工作D實際時間比計劃時間拖延8d。
事件2:施工單位租賃的施工機械未及時進場,使工作F(1號臺身)實際時間比計劃時間拖延8d,造成施工單位經濟損失2000元/d。
事件3:業主變更設計,未及時向施工單位提供圖紙,使工作E(0號臺身)實際時間比計劃時間拖延15d,造成施工單位經濟損失1600元/d。
【問題】
1.根據網絡圖計算該工程的總工期,并指出關鍵路線。
2.分別分析事件1、2、3對總工期的影響,并計算施工單位可獲得的工期補償。
3.分別分析施工單位能否就事件1、2、3導致的損失向業主提出索賠,說明理由,并計算索賠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