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D;水泥混凝土高級路面使用年限為30年。
2.B;瀝青在一定溫度和外力作用下的變形又不開裂的能力說明其具有較大的塑性。
3.A;確定再生瀝青混合料最佳瀝青用量的方法是馬歇爾試驗法。
4.C;剛性擋土墻在外力作用下向填土一側移動,使墻后土體向上擠出隆起,則作用在墻上的水平壓力稱為被動土壓力。
5.A;石灰穩定土基層與水泥穩定土基層施工宜在春末和氣溫較高的季節施工,施工最低氣溫為5℃。
6.B;《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 1—2008規定,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完工后待自然冷卻,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通。
7.A;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混凝土達到設計彎拉強度40%以后,可允許行人通過。
8.C;在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混凝土必須處理好膨脹裂縫,盡可能減少或延緩反射裂縫的出現。
9.C;中、輕交通道路宜選擇石灰粉煤灰穩定粒料或級配粒料。
二、多項選擇題
1.ABCD;考慮對沿線的服務功能,將城市道路分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AC;對路基性能要求的主要指標有:“整體穩定性”:保證路基在不利的環境(地質、水文或氣候)條件下具有足夠的整體穩定性,以發揮路基在道路結構中的強力承載作用?!白冃瘟靠刂啤保罕M量控制路基、地基的變形量,才能給路面以堅實的支承。
3.CE;濕陷性黃土土質較均勻、結構疏松、孔隙發育。為保證路基的穩定,在濕陷性黃土池區施工應采取特殊的加固措施,減輕或消除其濕陷性。可采取灰土墊層法、強夯法、灰土擠密樁等成本低、施工簡便、效果好的方法進行處理,并采取措施做好路基的防沖、截排、防滲。加筋土擋土墻是濕陷性黃土地區得到迅速推廣的有效防護措施。
4.ABDE;技術要求:(1)具有軟化與滲透能力,即具備適當的粘度。(2)具有良好的流變性質,復合流動度接近1,顯現牛頓液體性質。(3)具有潛解分散瀝青質的能力,即應富含芳香酚。可以再生效果系數K——再生瀝青的延度與原(舊)瀝青延度的比值表征舊瀝青添加再生劑后恢復原瀝青性能的能力。(4)具有較高的表面張力。(5)必須具有良好的耐熱化和耐候性(以試驗薄膜烘箱試驗前后粘度比衡量)。
5.ABDE;改性瀝青混合料正常生產溫度應根據改性瀝青品種、粘度、氣候條件、鋪裝層的厚度確定。
三、案例分析題
1.工程施工前施工交通準備工作包括以下內容:修建臨時便線(道);導行臨時交通(編制交通疏導方案或交通組織方案);協助交通管理部門管好交通,使施工對群眾社會經濟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
2.背景中確保水泥穩定碎石料出廠質量的措施補充:嚴格按設計配合比配料,拌合均勻,混合料的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3.面層試驗路段的試驗內容的補充:檢驗各種施工機械的類型、數量及組合方式是否匹配(施工機械選擇),驗證瀝青混合料生產配合比設計,提出生產的標準配合比和最佳瀝青用量。
4.造成本工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表面出現橫向裂縫的可能原因:水泥含量過高(配合比不適當),含水量過高(含水量不符合要求),養護不周(養護天數不足,灑水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