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日積月累的堅持,才能有厚積薄發的成功!每天一個高頻考點學習,輔以習題演練加以鞏固,堅持打卡學習,定能有所收獲!開啟今天的考點學習吧~
今日考點: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
1)鉆孔灌注樁孔深、孔徑質量控制
施工前認真校核原始水準點和各孔口的絕對高程,每根樁開孔前復測一次樁位孔口高程。每根樁孔開孔時,應驗證鉆頭規格,避免因作業人員疏忽錯用其他規格的鉆頭,或因鉆頭陳舊,磨損導致孔徑誤差??咨顪y量應采用丈量鉆桿的方法,取鉆頭的2/3長度處作為孔底終孔界面。對于樁端持力層為強風化巖或中風化巖的樁可采用以地質資料的深度為基礎,結合鉆機受力、主動鉆桿抖動情況和孔口撈樣來綜合判定,必要時進行原位取芯驗證。
2)鉆孔垂直度控制
(1)施工前應壓實、平整施工場地。安裝鉆機時應嚴格檢查鉆機的平整度和主動鉆桿的垂直度,鉆進過程中應定時檢查主動鉆桿的垂直度,發現偏差立即調整。
(2)定期檢查鉆頭、鉆桿、鉆桿接頭,發現問題及時維修或更換。
(3)在軟硬土層交界面或傾斜巖面處鉆進,應低速、低鉆壓鉆進。發現鉆孔偏斜,應及時回填黏土,沖平后再低速、低鉆壓鉆進。在復雜地層鉆進,必要時在鉆桿上加設扶正器。
3)塌孔與縮徑控制
塌孔與縮徑產生的原因基本相同,主要是地層復雜、鉆進速度過快、護壁泥漿性能差、成孔后放置時間過長沒有灌注混凝土等原因所致。
除了教材中的原因以外,塌孔還有以下原因:詳見講義。
4)孔底沉渣控制
(1)要選擇合適的鉆孔機具及鉆孔方式,控制鉆進時的轉速和鉆壓,使成孔的泥、砂、沉渣能隨泥漿排出。
(2)根據鉆進過程中土層情況配備合適的泥漿指標,主要有密度、黏度、含砂率和膠體率。
(3)確保清孔徹底、充分,成孔至設計標高后進行第一次清孔,在混凝土灌注前進行第二次清孔。根據不同的鉆孔方法、施工設備、設計要求和地層條件,合理選用清孔方法。常用的有:抽漿法、換漿法、掏渣法、噴射法等。
(4)準確測定沉渣厚度,沉渣厚度=終孔深度一清孔后深度,終孔深度采用丈量鉆桿長度的方法測定。
(5)確保水下灌注混凝土的首灌量,首灌量根據孔徑、孔深、泥漿濃度、導管直徑、導管底端到孔底的距離等要素計算確定。
5)水下混凝土灌注和樁身混凝土質量控制
(1)初灌時埋管深度達不到規范要求:規范規定,灌注導管底端至孔底的距離應為0.3~0.5m,初灌時導管首次埋深應不小于1.0m。在計算混凝土的初灌量時,除計算樁長所需的混凝土量外,還應計算導管內積存的混凝土量。
(2)灌注混凝土時堵管:詳見講義。
①灌注混凝土時發生堵管主要是由灌注導管破漏、灌注導管底距孔底深度太小、完成二次清孔后灌注混凝土的準備時間太長、隔水栓不規范、混凝土配制質量差、灌注過程中灌注導管埋深過大等原因引起。
(3)灌注混凝土過程中鋼筋骨架上浮:
① 主要原因:
a. 混凝土初凝和終凝時間太短,使孔內混凝土過早結塊,當混凝土面上升至鋼筋骨架底時,結塊的混凝土托起鋼筋骨架。
b. 清孔時孔內泥漿懸浮的砂粒太多,混凝土灌注過程中砂粒回沉在混凝土面上,形成較密實的砂層,并隨孔內混凝土逐漸升高,當砂層上升至鋼筋骨架底部時托起鋼筋骨架。
c. 混凝土灌注至鋼筋骨架底部時,灌注速度太快,造成鋼筋骨架上浮。
(4)樁身混凝土強度低或混凝土離析
主要原因是施工現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嚴、攪拌時間不夠和水泥質量差。預防措施:嚴格把好進廠水泥的質量關,控制好施工現場混凝土配合比,掌握好攪拌時間與混凝土的和易性。
(5)樁身混凝土夾渣或斷樁:
① 主要原因:詳見講義。
② 預防措施: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拔管應由專人負責指揮,并分別采用理論灌入量計算孔內混凝土面和重錘實測孔內混凝土面,取兩者的低值來控制拔管長度,確保導管的埋置深度控制在2~6m。單樁混凝土灌注時間宜控制在1.5倍混凝土初凝時間內。
↓↓2024一建刷題打卡群 掃碼加入↓↓
習題演練
1、隔水栓應認真細致制作,其(??)應符合使用要求。
A.大小
B.長度
C.粗細
D.直徑和橢圓度
2、水下混凝土灌注導管使用,應檢查的項目有()。
A.導管厚度
B.水密承壓試驗
C.氣密承壓試驗
D.接頭抗拉試驗
E.接頭抗壓試驗
灌注導管使用前應進行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嚴禁用氣壓試驗。進行水密試驗的水壓不應小于孔內水深1.5倍的壓力。
自從一建新教材大改后,考生可以用的品質刷題APP少之又少,這里學霸君跟大家推薦一款刷題必備神器——233網校APP。
233網校一建題庫試題類型豐富,完全滿足考生刷題的日常需求!包括章節練習、每日一練、模擬試題、歷年真題等。還有各類刷題活動,如考點打卡、答題闖關、??即筚惖?,讓你學習不再枯燥乏味!
目前,??一建章節題庫80%已更新完畢,全部根據新教材考點出題!往年過期考點、試題統統刪除,保留了可以刷的歷年真題,確??忌⒌陌残摹⑺⒌姆判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