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背景資料:
某公司承建一項城市主干道改擴建工程,全長3.9km。建設內容包含: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桿線入地工程等。道路工程將既有28m的路幅主干道向兩側各拓寬13.5m。建成55m路幅的城市中心大道,路幅分配情況如圖1所示。
圖1 路幅分配示意圖(單位m)
排水工程將既有車行道下d1200mm的合流管作為雨水管,西側非機動車道下新建一條 d1200mm 的雨水管,兩側非機動車道下各新建一條 d400mm的污水管,并新建接戶支管及接戶井,將周邊原接入既有合流管的污水就近接入,實現雨污分流。桿線入地工程將既有架空電力線纜及通信電纜進行桿線入地,敷設在地下相應的管位。
工程進行中發生了以下一系列事件:
事件一:道路開挖時在樁號K1+350路面下深0.5m處發現一處橫穿道路的燃氣管道,項目部施工時對燃氣管道采取了保護措施。
事件二:將用戶支管接入到新建接戶井時,項目部安排的作業人員缺少施工經驗,打開既有污水井的井蓋稍作散味處理就下井作業,致使下井的一名工人在井內當場昏倒,被救上時已無呼吸。
事件三:樁號K0+500~ K0+950東側為路塹,由于坡上部分房屋拆遷難度大,設計采用重力式擋墻進行邊坡垂直支護,以減少征地拆遷。
問題:
1.寫出市政工程改擴建時設計單位一般都會將電力線纜、通信電纜敷設的安全位置,明確西側雨水管線,污水管線施工須遵循的原則。
2.寫出事件一中燃氣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寫出開挖及回填碾壓時對燃氣管道采取的保護措施
3.寫出事件二中下井作業前須辦理的相關手續及其采取的安全措施
4.事件三中重力式擋墻的結構特點有哪些?
答案解析
1【答案】(1)電力線纜、通信電纜敷設的安全位置一般在人行道下或中分帶、側分帶
(2)西側雨水管線,污水管線施工須遵循的原則: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淺。
2【解析】地下燃氣管道埋設的最小覆土厚度(路面至管頂)應符合下列要求:埋設在車行道下時不得小于0.9m;埋設在非車行道下時不得小于0.6m;埋設在機動車不能到達地方時,不得小于0.3m;埋設在水田下時不得小于0.8m。
(1)因為是橫穿道路,故最小覆土厚度為0.9m;
(2)開挖時對燃氣管道采取的保護措施:施工單位應會同建設單位、管線管理單位等有關單位,核對管線位置等技術資料,必要時局部開挖核實。開挖采用人工開挖,對燃氣管道采用暴露、支架或懸吊等措施進行加固保護。
(3)回填時對燃氣管道采取的保護措施:不得用凍土、垃圾、木材及軟性物質回填。管道兩側及管頂以上 0.5m內的回填土,不得含有碎石、磚塊等雜物,且不得用灰土回填。距管頂 0.5m以上的回填土中的石塊不得多于10% ,直徑不得大于 0.1m,且均勻分布。溝槽回填時,應先回填管底局部懸空部位,然后回填管道兩側。回填土應分層壓實,每層虛鋪厚度0.2 ~ 0.3m,管道兩側及管頂以上 0.5m內的回填土必須采用人工壓實,管頂 0.5m以上的回填土可采用小型機械壓實,每層虛鋪厚度宜為 0.25 ~ 0.4m。
3【答案】(1)下井作業前須辦理的手續有:《有限(密閉)作業許可證》、專項施工方案審批、應急預案審批。
(2)作業前的安全措施:應該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作業人員必須接受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人員需戴上防毒面具、防水衣、防護靴、防護手套、安全帽等,穿上系有繩子的防護腰帶,配備無線通信工具和安全燈等;針對管網維護可能產生的氣體危害和病菌感染等危險源,在評估基礎上,采取先通風,再檢測,檢測合格后才能下井作業;作業區和地面設專人值守,確保人身安全。
4【答案】依靠墻體自重抵擋土壓力作用;形式簡單,就地取材,施工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