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413030橋梁工程施工技術
1B413031掌握鋼筋和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施工一般規定
(1) 在進行混凝土強度試配和質量評定時,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應以邊長為150mm的立方體尺寸標準試件測定。試件以同齡期者三塊為一組,并以同等條件制作和養護,每組試件的抗壓強度應以三個試件測值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值,如有一個測值與中間值的差值超過中間值的15%時,則取中間值為測定值;如有兩個測值與中間值的差值均超過15%時,則該組試件無效。
(2) 混凝土抗壓強度應為標準尺寸試件在溫度為20℃±3℃及相對濕度不低于90%的環境中養護。做抗壓試驗時所測得的抗壓強度值(單位MPa),在進行混凝土強度試配和質量評定時,取其保證率為95%。拌制混凝土所使用的各項材料及拌合物的質量應經過檢驗,試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試驗規程》JTGE30的有關規定。
2.混凝土的拌制與運輸
(1) 拌制混凝土配料時,各種衡器應保持準確。對骨料的含水率應經常進行檢測,雨天施工應增加測定次數,據以調整骨料和水的用量。放入拌合機內的第一盤混凝土材料應含有適量的水泥、砂和水,以覆蓋拌合筒的內壁而不降低拌合物所需的含漿量。每一工作班正式稱量前,應對計量設備進行重點校核。計量器具應定期檢定,經大修、中修或遷移至新的地點后,也應進行檢定。
(2) 對于在施工現場集中攪拌的混凝土,應檢查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勻性。
1)混凝土拌合物應拌合均勻,顏色一致,不得有離析和泌水現象。
2)混凝土拌合物均勻性的檢測方法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攪拌機技術條件》GB9142的規定進行。
3)檢查混凝土拌合物均勻性時,應在攪拌機的卸料過程中,從卸料流的1/4~3/4之間部位,采取試樣,進行試驗,其檢測結果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混凝土中砂漿密度兩次測值的相對誤差不應大于0.8%;
②單位體積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兩次測值的相對誤差不應大于5%。
(3)混凝土攪拌完畢后,應按下列要求檢測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項性能:
1)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應在攪拌地點和澆筑地點分別取樣檢測,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單元結構物不應少于兩次。評定時應以澆筑地點的測值為準。如混凝土拌合物從攪拌機出料起至澆筑入模的時間不超過15min時,其坍落度可僅在攪拌地點取樣檢測。在檢測坍落度時,還應觀察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2)根據需要還應檢測混凝土拌合物的其他質量指標并應符合《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F50的有關規定。
(4)混凝土的運輸能力應適應混凝土凝結速度和澆筑速度的需要,使澆筑工作不間斷并使混凝土運到澆筑地點時仍保持均勻性和規定的坍落度。
(5)采用泵送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規定:
1)混凝土的供應必須保證輸送混凝土的泵能連續工作。
2)輸送管線宜直,轉彎宜緩,接頭應嚴密,如管道向下傾斜,應防止混入空氣,產生阻塞。
3)泵送前應先用適量的、與混凝土內成分相同的水泥漿潤滑輸送管內壁。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時,應立即用壓力水或其他方法沖洗管內殘留的混凝土,泵送間歇時間不宜超過15min.
4)在泵送過程中,受料斗內應具有足夠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氣產生阻塞。
(6)用攪拌運輸車運輸已拌成的混凝土時,途中應以2~4r/min的慢速進行攪動,混凝土的裝載量約為攪拌筒幾何容量的2/3.
(7)混凝土運至澆筑地點后發生離析、嚴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時,應進行第二次攪拌。二次攪拌時不得任意加水,確有必要時,可同時加水和水泥以保持其原水灰比不變。如二次攪拌仍不符合要求,則不得使用。
3.熱期混凝土的運輸及澆筑
(1)運輸時盡量縮短時間,宜采用混凝土運輸攪拌車,運輸中應慢速攪拌。
(2)不得在運輸過程加水攪拌。
(3)熱期施工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應有全面的組織計劃,準備工作充分,施工設備有足夠的備件,保證連續進行;從拌合機到入倉的傳遞時間及澆筑時間要盡量縮短,并盡快開始養護。
(4)混凝土的澆筑溫度應控制在32℃以下,宜選在一天溫度較低的時間內進行。
(5)澆筑場地應遮蔭,以降低模板、鋼筋的溫度和改善工作條件;也可在模板、鋼筋和地基上噴水以降溫,但在澆筑時不能有附著水。
(6)應加快混凝土的修整速度,修整時可用噴霧器灑少量水,防止表面裂紋,但不準直接往混凝土表面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