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問題:
(1)判斷施工工藝中第1~第4條是否正確?如不正確,請改正。
(2)第5條存在什么問題?說明理由。
10、當箱梁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80%以后,一般控制在澆完混凝土( )天,就可進行預應力張拉。
A、3
B、4
C、5
D、6
答案
1、 (1)
1)可能發生在10m處:吸泥機清理不徹底時,形成灌注樁中斷或混凝土中夾有泥石。
2)可能發生在27m處;采取強制提升而造成導管脫節。
(2)進水、塞管、埋管。
(3)可采用拔抽抖動導管(不可將導管口拔出混凝土面)。當所堵塞的導管長度較短時,也可以用型鋼插入ぁ考試大一級建造導管內來疏通導管,或在導管上同定附著式振搗器進行振動。
主觀題答案僅供參考
2、B
3、ABCD
4、(1)平行施工(作業)方式的主要特點是進度快,所需的資源量大。采用兩個路面施工ぁ考試大一級建造隊的前提條件是該施工單位要有足夠的專業設備和人員(即足夠資源量)。從背景材料的描述,該施工單位具備此條件。采用平行施工方式能達到縮短工期的要求,兩個路面施工隊平行施工的組織方式能達到預期效果。
(2)在工作(工序)持續時間計算和進度計劃安排方面:
1)工序的持續時間的計算是正確的。
2)底基層與基層之間的搭接關系選擇的正確STS;因為底基層快于基層。
3)底基層與基層之間的搭接時距計算方面是正確。
4)基層與面層之間搭接關系的分析是錯誤的;因為面層速度快于基層不應選擇STS(開始到開始)的搭接關系;應該為FTF(完成到完成)搭接關系。
5)搭接時距計算是錯誤的;應該除以兩者中較快的速度=1200/160=7.5d,應該取8d。考慮到養生至少7d,所以FTF=8+7=15d。
6)路面工程總工期的計算錯誤;應改為,總工期=5+80+15=100d。
進度計劃橫道圖的表示是錯誤的;進度計劃橫道圖的正確表示應為:
主觀題答案僅供參考
5、B
6、A
7、D
8、ABCE
9、(1)第(1)、(2)、(3)條正確。第(4)條中“先振壓2遍,再靜壓2遍”不正確。應“先靜壓,再振壓”。
(2)7d后不應該開放交通,開放交通前應噴灑透層油后鋪筑下封層。因為水泥、石灰、粉煤灰等無機結合料穩定土與粒料的半剛性基層上必須澆灑透層瀝青。基層在瀝青面層鋪筑前,要臨時開放交通,防止基層因車輛作用出現水毀須設置封層。
主觀題答案僅供參考
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