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基排水分排地面水和排地下水兩大類
1.排除地面水可采用邊溝、截水溝、排水溝、跌水與急流槽、攔水帶、蒸發池等設施。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
2.排除地下水設施有排水溝、暗溝(管)、滲溝、滲井、檢查井等。
二、路基地下水排水設施的施工要點
1.排水溝和暗溝用于當地下水位較高,潛水層埋藏不深時,截流地下水及降低地下水位。溝底宜埋人不透水層內。排水溝可兼排地表水,在寒冷地區不宜用于排除地下水。本文來源:考試大網
2.滲溝用于降低地下水位或攔截地下水。滲溝有填石滲溝、管式滲溝和洞式滲溝三種形式,填石滲溝只宜用于滲流不長的地段,且縱坡不能小于1%;管式滲溝適用于地下水引水較長、流量較大的地區。洞式滲溝適用于地下水流量較大的地段。
3.滲井用于排除路基附近的影響路基穩定的地面水或淺層地下水。井內填充材料按層次在下層透水范圍內填碎石或卵石,上層不透水層范圍內填砂或礫石,滲井離路堤坡腳不應小于10m.
4.檢查井用于檢查維修滲溝。一般采用圓形,內徑不小于1.Om,在井壁處的滲溝底應高出進底0.3-0.4m,井底鋪一層厚0.1~0.2m的混凝土。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
三、路基地面排水設施的施工要點
路基地面排水可采用邊溝、截水溝、排水溝、跌水與急流槽、攔水帶、蒸發池等設施。考試大-全國最大教育類網站(www.Examda。com)
1.邊溝設置于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邊溝深度的填方地段。路堤靠山一側的坡腳應設置不滲水的邊溝。曲線外側邊溝應適當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土質地段當溝底縱坡大于3%時應采取加固措施;
2.截水溝設置時主要考慮位置。在無棄土堆的情況下,截水溝的邊緣離開挖方路基坡頂的距離視土質而定,以不影響邊坡穩定為原則;路基上方有棄土堆時,截水溝應離開棄土堆腳1—5m,棄土堆坡腳離開路基挖方坡頂不應小于10m,棄土堆頂部應設2%傾向截水溝的橫坡;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溝離開路堤坡腳至少2.0m,并用挖截水溝的土填在路堤與截水溝之間,修筑向溝傾斜坡度為2%的護坡道或土臺,使路堤內側地面水流人截水溝排出。
截水溝長度超過500m時應選擇適當的地點設出水口,
3.排水溝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排水溝的線形要求平順,盡可能采用直線形,轉彎處宜做成弧線,其半徑不宜小于10m。
(2)排水溝沿路線布設時,應離路基盡可能遠一些,距路基坡腳不宜小于3~4m。
4.跌水與急流槽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跌水與急流槽必須用漿砌圬工結構
(2)急流槽的縱坡不宜超過1:1.5,同時應與天然地面坡度相配合。當急流槽較長時,槽底可用幾個縱坡,一般是上段較陡,向下逐漸放緩。
(3)當急流槽很長時,就分段砌筑,每段不宜超過10m,接頭用防水材料填塞,密實無空隙。
一級建造師相關新聞:公路工程質量缺陷處理方法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試大一級建造師網校 一級建造師免費題庫 一級建造師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