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吊裝穩定性
2)起重吊裝作業穩定性
(1)起重機械的穩定性
(2)吊裝系統的穩定性
(3)吊裝設備或構件的穩定性
(1)起重機械的穩定性
起重機在額定工作參數情況下的穩定或桅桿自身結構的穩定。
起重機穩定性是起重機抗傾覆力矩的能力。
起重機工作狀態穩定性是起重機抵抗有起升載荷、風載荷及其他因素引起的抗傾覆力矩的能力。
(2)吊裝系統的穩定性
多機吊裝的同步、協調;大型設備多吊點、多機種的吊裝指揮及協調。
桅桿吊裝的穩定系統(纜風繩、地錨)。
(3)吊裝設備或構件的穩定性
整體穩定性(例如:細長塔類設備、薄壁設備、屋蓋、網架)。
吊裝部件或單元的穩定性。
3)起重吊裝作業失穩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1)起重機械失穩
主要原因:超載、支腿不穩定、機械故障、起重臂桿仰角超限等。
預防措施為:嚴禁超載;打好支腿并用道木和鋼板墊實和加固,確保支腿穩定;嚴格機械檢查;起重臂桿仰角最大不超過78°,最小不低于45°。
(2)吊裝系統的失穩
主要原因:多機吊裝的不同步;不同起重能力的多機吊裝荷載分配不均;多動作、多崗位指揮協調失誤,桅桿系統纜風繩、地錨失穩。
預防措施:多機吊裝時盡量采用同機型、吊裝能力相同或相近的吊車,并通過主副指揮來實現多機吊裝的同步;集群千斤頂或卷揚機通過計算機控制來實現多吊點的同步;制定周密指揮和操作程序并進行演練,達到指揮協調一致;纜風繩和地錨嚴格按吊裝方案和工藝計算設置,設置完成后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
(3)吊裝設備或構件的失穩
主要原因:由于設計與吊裝時受力不一致、設備或構件的剛度偏小。
預防措施為:對于細長、大面積設備或構件采用多吊點吊裝;薄壁設備進行加固加強;對型鋼結構、網架結構的薄弱部位或桿件進行加固或加大截面,提高剛度。
4)桅桿的穩定性
(1)纜風繩的設置要求:直立單桅桿頂部纜風繩的設置宜為6根至8根,對傾斜吊裝的桅桿應加設后背主纜風繩,后背主纜風繩的設置數量不應少于2根。
(2)纜風繩與地面的夾角宜為30°,最大不得超過45°。直立單桅桿各相鄰纜風繩之間的水平夾角不得大于60°。
(3)纜風繩應設置防止滑車受力后產生扭轉的設施。
(4)需要移動的桅桿應設置備用纜風繩。
5)地錨的種類及要求
(1)地錨的種類
地錨的結構形式 | 使用范圍 |
全埋式地錨 | 可承受較大拉力,適用于重型吊裝。 |
活動式地錨 | 一般承受的力不大,重復利用率高,適合于改、擴建工程。 |
利用已有建筑物作為地錨 | ①獲得建筑物設計單位的書面認可。 ②使用時應對基礎、柱子的棱角進行保護。 |
(2)地錨設置和使用要求
①地錨結構形式應根據受力條件和施工地區的地質條件設計和選用。地錨的制作和設置應按吊裝施工方案的規定計算校核。
②埋入式地錨基坑的前方,纜風繩受力方向坑深2.5倍的范圍內不應有地溝、線纜、地下管道等。
③埋入式地錨在回填時,應用凈土分層夯實或壓實,回填的高度應高于基坑周圍地面400mm以上,且不得浸水。地錨設置完成后應做好隱蔽工程記錄。
④埋入式地錨設置完成后,受力繩扣應進行預拉緊。
【單選題】下列關于地錨設置要求中,不正確的是( )。
A.地錨設置應按吊裝施工方案的規定進行
B.埋入式地錨基坑的前方坑深2倍的范圍內不應有地溝
C.埋入式地錨設置完成后對受力繩扣進行預拉緊
D.地錨設置完成后應做好隱蔽工程記錄
【多選題】起重機械失穩的主要原因有( )。
A.機械故障
B.超載
C.起重臂桿仰角超限
D.行走速度過快
E.支腿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