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建公路工程考點突破:軟土路基施工
一、軟土的工程特性
軟土是指天然含水率高、天然孔隙比大、抗剪強度低、壓縮性高的細粒土,包括淤泥、淤泥質土、泥炭、泥炭質土等。
二、軟土地基處治施工技術
1、墊層和淺層處理適用于表層軟土厚度小于3m的淺層軟弱地基處理。墊層類型按材料可分為碎石墊層、砂礫墊層、石屑墊層、礦渣墊層、粉煤灰墊層以及灰土墊層等。
2、豎向排水體:適用于深度大于3m的軟土地基處理。可采用袋裝砂井和塑料排水板。
3、真空預壓:適用于對軟土性質很差、土源緊缺、工期緊的軟土地基進行處理。真空預壓的抽真空設備宜采用射流真空泵。
4、粒料樁:可采用振沖置換法或振動沉管法成樁。振沖置換法適用于處理十字板抗剪強度不小于15kPa的軟土地基;振動沉管法適用于處理十字板抗剪強度不小于20kPa的軟土地基。
5、加固土樁:適用于處理十字板抗剪強度不小于10kPa、有機質含量不大于10%的軟土地基。加固樁包括粉噴樁與漿噴樁。粉噴樁與漿噴樁的施工機械必須安裝噴粉(漿)量自動記錄裝置,并應對該裝置定期標定。應定期檢查鈷頭磨損情況,當直徑磨損量大于10m時,必須更換鉆頭。施工前應進行成樁工藝和成樁強度試驗。
6、水泥粉煤灰碎石樁:適用于處理十字板抗剪強度不小于20kPa的軟土地基。當設計柱距較小時,宜按隔樁跳打的順序施工。施打新樁與已打樁間隔的時間不應少于7d。
7、剛性柱:適用于處理深厚軟土地基上荷載較大、變形要求較嚴格的高路堤段、橋頭或通道與路堤衠接段。
8、爆炸擠淤:適用于海灣灘涂等淤泥和淤泥質土地基。處理厚度不宜大于15m。
9、路堤地基隔離墻:適用于相鄰兩路堤之間,過已建成路堤與拓寬路堤之間出現相互干擾,對地基滲流、變形、穩定等產生不利影響情況下的隔離。強夯和強夯置換:強夯法適用于處理碎石土、低飽和度的粉土與蒙古性土。雜填土和軟土等地基。強夯置換法適用于處理高飽和度的粉土與軟塑、流塑的軟粘土地基,處理深度不宜大于7m。強夯處理范圍應超出路堤坡腳,每邊超出坡腳的寬度不宜小于3m。
三、軟土地區路堤施工技術要點
1、軟土地基路堤施工宜在早季或冬季進行。軟土地基路堤施工時,棄土應合理堆放,妥善處理,宜利用荒地棄土。積水宜排人附近溝渠,不得污染水源、農田。
2、施工期間應進行動態觀測。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施工過程中必須進行沉降和水平位移觀
測。施工期間宜按路堤中心線地面沉降速率每晝夜不大于10~15m、坡腳水平位移速率每晝夜不大于5mm控制路堤穩定性。
習題測試:
采用強夯法處理軟土地基時,應在地基中設置()
A.豎向位移觀測
B.豎向排水體
C.水平位移觀測
D.緩沖層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豎向排水體可將軟土地基中的水豎向排出。
如果高路堤拓寬部分為軟土地基,施工中為了確保路基穩定、減少路基工后沉降,對高路堤拓寬可采取處理地基的措施有()
A.布設粉噴樁
B.打砂樁
C.打碎石樁
D.打設塑料排水體
E.拋石
參考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