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下載>>【各科歷年真題】 【題庫試題】 【精華資料免費下載】
案例三:
背景資料
某施工單位承接了二級公路一橋隧相連項目,其中橋梁跨布置為(65+120+65)m,③號橋臺 緊鄰隧道進口洞門。隧道全長910m,凈寬5m,單洞雙向兩車道,最大埋深100m,進、出口50m 范圍內埋深均小于20(屬淺埋隧道)。橫跨布置與隧道圍巖級別及其長度、掘進速度見圖所示:
該項目實施工程中發生了事件:
事件一:橋梁為T型鋼構,采用掛籃懸臂澆筑,設計文件要求懸臂澆筑須對稱平衡。中跨、邊 跨合攏段長度均為2m,靠近橋臺4m梁段采用現澆施工。
事件二:隧道掘進工期為12個月,采用進、出口雙向開挖,但最后30m為單項開挖。由于受③ 號橋臺的施工限制,決定先由A作業隊從出口向進口方向掘進,待③號橋臺施工完成后,立即 由B作業隊從進口掘進,且最后30m決定由B作業隊單獨完成。
事件三:洞口工程施工包括以下工序:①截水溝施工;②邊、仰坡開挖;③套拱及長管棚施 工;④邊、仰坡防護。
事件四、A作業隊在進洞30m后,現場負責人決定將開挖方法有臺階法改成全端面法。
問題:
1、事件一中,主跨懸臂澆筑施工是否需要在蹲梁處采取臨時固結措施?說明理由。
2、事件一中,邊跨4m現澆梁端應采用何種方法施工?說明本橋賀龍順序。
3、事件二中,為保證隧道掘進工期,③號橋施工最遲應在A作業隊掘進開工后多少個月完成 ?(列式計算,計算結果小數點后保留1位)
4、寫出事件三中洞口工程施工的正確順序。(用編號表示即可)
5、事件四中,改變后的開挖方法是否合理?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不需要。理由:該題干已經說明是T形鋼構,所以梁與墩之間是沒有支座的。是鏈接在一 起的。
2、支架法。設計無要求時,一般先邊跨,再中跨。
3、A或B作業隊施工完,隧道需要200/40+510/60+200/40=18.5月
最后的30m單項開挖需要30/60=0.5月
設A作業隊開挖X個月,B作業隊開始挖掘進口,也就是③號橋臺施工完畢。
12=X+0.5+(18.5-X-0.5)/2X,求得X=5.0個月。
4、正確順序:①②④③
5、不合理。因為淺埋隧道處的開挖不能用全斷面法,淺埋隧道長度為50m,A作業隊開挖進洞 30m就改變施工方法,并沒有超過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