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二建《公路工程》考前 10 頁紙
第 1 章 路基工程
考點 1、路基施工準備
技術(shù)準備 熟悉設計文件、現(xiàn)場調(diào)查核對、設計交樁、復測與放樣、試驗及試驗路段施工
路基試驗 每公里應至少取 2 個點,并應根據(jù)土質(zhì)變化增加取樣點數(shù)
試驗項目 天然含水率、液限、塑限、顆粒分析、擊實、CBR 等
試驗路段 試驗路段應選擇地質(zhì)條件、路基斷面形式等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長度宜不小于 200m
試驗路段
施工情形
(1)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路堤;(2)填石路堤、土石路堤;(3)特殊填料路堤;(4)特殊路基;(5)擬采用新技
術(shù)、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路基。
試驗路段
施工總結(jié)
(1)填料試驗、檢測報告等;(2)壓實工藝主要參數(shù):機械組合、壓實機械規(guī)格、松鋪厚度、碾壓遍數(shù)、碾壓速度、
最佳含水率及碾壓時含水率范圍等;(3)過程工藝控制方法;(4)質(zhì)量控制標準;(5)施工組織方案及工藝的優(yōu)化;
(6)原始記錄、過程記錄;(7)對施工圖的修改建議等;(8)安全保障措施;(9)環(huán)保措施。
考點 2、路基施工測量
1. 平面控制測量應采用衛(wèi)星定位測量、導線測量 、三角測量或三邊測量方法進行。2.高程控制測量采用水準測量或三角高程測量的
方法。3.水準點復測與加密規(guī)定:①同一建設項目應采用同一高程系統(tǒng),并應與相鄰項目高程系統(tǒng)相銜接。②沿路線每 500m 宜有一
個水準點,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宜加密,每隔 200m 有一個水準點。③水準點應進行不定期檢查和定期復測,復測周期應不超過 6 個
月。
2. 中線放樣:測量放樣方法包括傳統(tǒng)法放樣、坐標法放樣與 GPS-RTK 技術(shù)放樣等。
3. 路基橫斷面邊樁放樣方法(口訣:基建圖標):①圖解法②計算法③漸近法④坐標法。
考點 3、原地基處理要求
1. 地基表層碾壓處理壓實度控制標準為: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一般土質(zhì)路堤基底的壓實度(重型)不應 90%;三、四級公路不應小
于 85%。低路堤應對地基表層土進行超挖、分層回填壓實,其處理深度不應小于路床深度。
考點 4、挖方路基施工技術(shù)要點
土方
開挖
(1)開挖應自上而下逐級進行,嚴禁掏底開挖;(2)開挖至邊坡線前,應預留一定寬度(3)開挖至零填、路塹路床部分后,
應及時進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時進行,宜在設計路床頂標高以上預留至少 300mm 厚的保護層。
石方
開挖
(1)施工過程中,每挖深 3~5m 應進行邊坡邊線和坡率的復測;(2)嚴禁采用硐室爆破,靠近邊坡部位的硬質(zhì)巖應采用光
面爆破或預裂爆破;(3)對不能滿足安全距離的石方宜采用化學靜態(tài)爆破或機械開挖;
深挖
路塹 (1)應根據(jù)地形特征設置邊坡觀測點,施工過程中應對深挖路塹的穩(wěn)定性進行監(jiān)測;(2)每挖深 3~5m 應復測一次邊坡。
考點 5、爆破方法
光面爆破 采取不耦合裝藥或裝填低威力炸藥,在主爆區(qū)之后起爆,以形成平整的輪廓面的爆破作業(yè)
預裂爆破 從而在爆區(qū)與保留區(qū)之間形成預裂縫,預裂爆破還可起到減弱開挖限界以外建筑物的地震破壞作用。
延時爆破 減振 1/3~2/3 左右;前發(fā)藥包為后發(fā)藥包開創(chuàng)了臨空面;降低多排孔一次爆破的堆積高度,有利于挖掘機作業(yè);節(jié)省炸
藥 20%,并可增大孔距,提高每米鉆孔的炸落方量。
定向爆破 減少了挖、裝、運、夯等工序,生產(chǎn)效率高。在公路工程中用于以借為填或移挖作填地段,特別是在深挖高填相間、工
程量大的雞爪形地區(qū),采用定向爆破,一次可形成百米甚至數(shù)百米路基。
考點 6、填方路基施工技術(shù)要點
路基填
料 含草皮、生活垃圾、樹根、腐殖質(zhì)的土嚴禁作為填料;粉質(zhì)土不宜直接用于填筑二級及以上公路的路床
路床施
工技術(shù)
(1)設計未規(guī)定時按以下要求換填:高速公路、一級公路換填厚度宜為 0.8~1.2m,若過濕土的總厚度小于 1.5m,則宜
全部換填;二級公路的換填厚度宜為 0.5~0.8m;(3)高速公路、一級公路路床范圍為崩解性巖石或強風化軟巖時應進行
換填處理,設計未規(guī)定時換填厚度宜為 0.3~0.5m;路床填筑,每層最大壓實厚度宜不大于 300mm,頂面最后一層壓實厚
度應不小于 100mm。
土方路
堤施工
(1)同一層路基應采用同一種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種填料的填筑層壓實后的連續(xù)厚度不宜小于 500mm;(2)在透
水性差的壓實層上填筑透水性較好的填料前,應在其表面設 2%~4%的雙向橫坡,并采取相應的防水措施。不得在透水性好
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邊坡上覆蓋透水性差的填料;(3)每一填筑層壓實后的寬度不得小于設計寬度。(4)路堤填筑時,應
從最低處起分層填筑,逐層壓實;填方分幾個作業(yè)段施工時,接頭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先填路段應按 1:1~1:2 坡度分
2024 年二建《公路工程》考前 10 頁紙
第 1 章 路基工程
考點 1、路基施工準備
技術(shù)準備 熟悉設計文件、現(xiàn)場調(diào)查核對、設計交樁、復測與放樣、試驗及試驗路段施工
路基試驗 每公里應至少取 2 個點,并應根據(jù)土質(zhì)變化增加取樣點數(shù)
試驗項目 天然含水率、液限、塑限、顆粒分析、擊實、CBR 等
試驗路段 試驗路段應選擇地質(zhì)條件、路基斷面形式等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長度宜不小于 200m
試驗路段
施工情形
(1)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路堤;(2)填石路堤、土石路堤;(3)特殊填料路堤;(4)特殊路基;(5)擬采用新技
術(shù)、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路基。
試驗路段
施工總結(jié)
(1)填料試驗、檢測報告等;(2)壓實工藝主要參數(shù):機械組合、壓實機械規(guī)格、松鋪厚度、碾壓遍數(shù)、碾壓速度、
最佳含水率及碾壓時含水率范圍等;(3)過程工藝控制方法;(4)質(zhì)量控制標準;(5)施工組織方案及工藝的優(yōu)化;
(6)原始記錄、過程記錄;(7)對施工圖的修改建議等;(8)安全保障措施;(9)環(huán)保措施。
考點 2、路基施工測量
1. 平面控制測量應采用衛(wèi)星定位測量、導線測量 、三角測量或三邊測量方法進行。2.高程控制測量采用水準測量或三角高程測量的
方法。3.水準點復測與加密規(guī)定:①同一建設項目應采用同一高程系統(tǒng),并應與相鄰項目高程系統(tǒng)相銜接。②沿路線每 500m 宜有一
個水準點,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宜加密,每隔 200m 有一個水準點。③水準點應進行不定期檢查和定期復測,復測周期應不超過 6 個
月。
2. 中線放樣:測量放樣方法包括傳統(tǒng)法放樣、坐標法放樣與 GPS-RTK 技術(shù)放樣等。
3. 路基橫斷面邊樁放樣方法(口訣:基建圖標):①圖解法②計算法③漸近法④坐標法。
考點 3、原地基處理要求
1. 地基表層碾壓處理壓實度控制標準為: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一般土質(zhì)路堤基底的壓實度(重型)不應 90%;三、四級公路不應小
于 85%。低路堤應對地基表層土進行超挖、分層回填壓實,其處理深度不應小于路床深度。
考點 4、挖方路基施工技術(shù)要點
土方
開挖
(1)開挖應自上而下逐級進行,嚴禁掏底開挖;(2)開挖至邊坡線前,應預留一定寬度(3)開挖至零填、路塹路床部分后,
應及時進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時進行,宜在設計路床頂標高以上預留至少 300mm 厚的保護層。
石方
開挖
(1)施工過程中,每挖深 3~5m 應進行邊坡邊線和坡率的復測;(2)嚴禁采用硐室爆破,靠近邊坡部位的硬質(zhì)巖應采用光
面爆破或預裂爆破;(3)對不能滿足安全距離的石方宜采用化學靜態(tài)爆破或機械開挖;
深挖
路塹 (1)應根據(jù)地形特征設置邊坡觀測點,施工過程中應對深挖路塹的穩(wěn)定性進行監(jiān)測;(2)每挖深 3~5m 應復測一次邊坡。
考點 5、爆破方法
光面爆破 采取不耦合裝藥或裝填低威力炸藥,在主爆區(qū)之后起爆,以形成平整的輪廓面的爆破作業(yè)
預裂爆破 從而在爆區(qū)與保留區(qū)之間形成預裂縫,預裂爆破還可起到減弱開挖限界以外建筑物的地震破壞作用。
延時爆破 減振 1/3~2/3 左右;前發(fā)藥包為后發(fā)藥包開創(chuàng)了臨空面;降低多排孔一次爆破的堆積高度,有利于挖掘機作業(yè);節(jié)省炸
藥 20%,并可增大孔距,提高每米鉆孔的炸落方量。
定向爆破 減少了挖、裝、運、夯等工序,生產(chǎn)效率高。在公路工程中用于以借為填或移挖作填地段,特別是在深挖高填相間、工
程量大的雞爪形地區(qū),采用定向爆破,一次可形成百米甚至數(shù)百米路基。
考點 6、填方路基施工技術(shù)要點
路基填
料 含草皮、生活垃圾、樹根、腐殖質(zhì)的土嚴禁作為填料;粉質(zhì)土不宜直接用于填筑二級及以上公路的路床
路床施
工技術(shù)
(1)設計未規(guī)定時按以下要求換填:高速公路、一級公路換填厚度宜為 0.8~1.2m,若過濕土的總厚度小于 1.5m,則宜
全部換填;二級公路的換填厚度宜為 0.5~0.8m;(3)高速公路、一級公路路床范圍為崩解性巖石或強風化軟巖時應進行
換填處理,設計未規(guī)定時換填厚度宜為 0.3~0.5m;路床填筑,每層最大壓實厚度宜不大于 300mm,頂面最后一層壓實厚
度應不小于 100mm。
土方路
堤施工
(1)同一層路基應采用同一種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種填料的填筑層壓實后的連續(xù)厚度不宜小于 500mm;(2)在透
水性差的壓實層上填筑透水性較好的填料前,應在其表面設 2%~4%的雙向橫坡,并采取相應的防水措施。不得在透水性好
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邊坡上覆蓋透水性差的填料;(3)每一填筑層壓實后的寬度不得小于設計寬度。(4)路堤填筑時,應
從最低處起分層填筑,逐層壓實;填方分幾個作業(yè)段施工時,接頭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先填路段應按 1:1~1:2 坡度分
層留臺階;如能交替填筑,應分層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長度應不小于 2m;(5)填土路堤施工過程質(zhì)量控制,施工過程中,
每一壓實層均應進行壓實度檢測,檢測頻率為每 1000 ㎡不少于 2 點;壓實度檢測可采用灌砂法、環(huán)刀法等方法;施工過程
中,每填筑 2m 宜檢測路線中線和寬度。
填石路
基施工
(1)填石路堤應分層填筑壓實。在陡峻山坡地段施工特別困難時,三級及三級以下砂石路面公路的下路堤可采用傾填的方
式填筑;(2)巖性相差較大的填料應分層或分段填筑,軟質(zhì)石料與硬質(zhì)石料不得混合使用;(3)填石路堤頂面與細粒土填
土層之間應填筑過渡層或鋪設無紡土工布隔離層;(4)壓實機械宜選用自重不小于 18t 的振動壓路機;(5)填石路堤采
用強夯、沖擊壓路機進行補壓時,應避免對附近構(gòu)造物造成影響;(6)中硬、硬質(zhì)石料填筑路堤時,應進行邊坡碼砌。邊
坡碼砌與路基填筑宜基本同步進行;(7)采用易風化巖石或軟質(zhì)巖石石料填筑時,應按設計要求采取邊坡封閉和底部設置
排水墊層、頂部設置防滲層等措施;(8)施工過程中每一壓實層,應采用試驗路段確定的工藝流程、工藝參數(shù)控制,壓實
質(zhì)量可采用沉降差指標進行檢測。施工過程中,每填高 3m 宜檢測路基中線和寬度;(9)填石路堤的壓實質(zhì)量標準采用孔
隙率作為控制指標。
填石路
堤填料
填料粒徑應不大于 500mm,并不宜超過層厚的 2/3,路床底面以下 400mm 范圍內(nèi),填料最大粒徑不得大于 150mm,
其中小于 5mm 的細料含量應不小于 30%。
壓實質(zhì)量采用壓實沉降差或孔隙率進行檢測,孔隙率的檢測應采用水袋法進行
土石路
堤施工
中硬、硬質(zhì)石料的最大粒徑不得大于壓實層厚的 2/3;石料為強風化石料或軟質(zhì)石料時,其 CBR 值應符合規(guī)定,石料最大
粒徑不得大于壓實層厚;土石路堤不得采用傾填方法,只能采用分層填筑,分層壓實。宜用推土機鋪填,松鋪厚度控制在
400mm 以內(nèi),接近路堤設計標高時,需改用土方填筑。
考點 7、土方路堤填筑方法
1. 分層填筑法 可分為水平分層填筑法與縱向分層填筑法。
2. 豎向填筑法 填土過厚,不易壓實。僅用于無法自下而上填筑的深谷、陡坡、斷巖、泥沼等機械無法進場的路堤。
3. 混合填筑法 路堤下層用豎向填筑而上層用水平分層填筑
考點 8、填石路堤填筑方法
1. 豎向填筑法(傾填法):在陡峻山坡地段施工特別困難時,三級及三級以下砂石路面公路的下路堤采用傾填方式填筑。
2. 分層壓實法(碾壓法):是普遍采用并能保證填石路堤質(zhì)量的方法。該方法自下而上水平分層,逐層填筑,逐層壓實。高速公路、
一級公路和鋪設高級路面的其他等級公路的填石路堤采用此方法。填石路堤將填方路段劃分為四級施工臺階、四個作業(yè)區(qū)段、八道工
藝流程進行分層施工。四級施工臺階是:在路基面以下 0.5m 為第 1 級臺階,0.5~1.5m 為第 2 級臺階,1.5~3.0m 為第 3 級臺階,
3.0m 以下為第 4 級臺階。四個作業(yè)區(qū)段是:填石區(qū)段、平整區(qū)段、碾壓區(qū)段、檢驗區(qū)段。石方填筑路堤八道工藝流程是:施工準備、
填料裝運、分層填筑、攤鋪平整、振動碾壓、檢測簽認、路基成型、路基整修。
3. 沖擊壓實法:沖擊壓實機的沖擊碾周期性、大振幅、低頻率地對路基填料進行沖擊,壓密填方,稱為沖擊壓實法。
4. 強力夯實法:每一分層連續(xù)擠密式夯擊,夯后形成夯坑,夯坑以同類型石質(zhì)填料填補。
考點 9、路基季節(jié)性施工
雨期施工
地段選擇
(1)雨期路基施工地段一般應選擇丘陵和山嶺地區(qū)的砂類土、碎礫石和巖石地段和路塹的棄方地段;
(2)重黏土、膨脹土及鹽漬土地段不宜在雨期施工;平原地區(qū)排水困難,不宜安排雨期施工。
雨期填筑
路堤
(1)填料應選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卵石土、砂礫、石方碎渣和砂類土作為填料。利用挖方土作填料,含水率符合要求
時,應隨挖隨填,及時壓實。含水率過大難以晾干的土不得用作雨期施工填料。
(2)每一填筑層表面應做成 2%~4%雙向路拱橫坡以利于排水,低洼地帶或高出設計洪水位 0.5m 以下部位應選用透
水性好、飽水強度高的填料分層填筑,并及時施作護坡、坡腳等防護工程。
雨期開挖
路塹
(1)挖方邊坡不宜一次挖到設計坡面,應預留一定厚度的覆蓋層,待雨期過后再修整到設計坡面。(2)雨期開挖路塹,
當挖至路床頂面以上 300~500mm 時應停止開挖,并在兩側(cè)挖好臨時排水溝,待雨期過后再施工。(3)雨期開挖巖石
路基,炮眼宜水平設置。
冬期施工(晝夜平均溫度在-3℃以下且連續(xù) 10d 以上時,或者晝夜平均溫度雖在-3℃以上但凍土未完全融化時施工)
冬期填筑
路堤
(1)路堤填料應選用未凍結(jié)的砂類土、碎石、卵石土、石渣等透水性好的材料。不得用含水量過大的黏質(zhì)土。(2)填
筑路堤應按橫斷面全寬平填,每層松鋪厚度應比正常施工減少 20%~30%,且不得超過 300mm。當天填土當天完成碾
壓。(3)中途停止填筑時,應整平填層和邊坡并進行覆蓋防凍,恢復施工時應將表層冰雪清除,并補充壓實。(4)當
填筑標高距路床底面 1m 時,碾壓密實后應停止填筑,在頂面覆蓋防凍保溫層,待冬期過后整理復壓,再分層填至設計
標高。(5)冬期過后填方路堤補充壓實。
冬期挖方 (1)挖方邊坡不得一次挖到設計線,應預留一定厚度的覆蓋層,待到正常施工季節(jié)后再修整到設計坡面。(2)路基挖
層留臺階;如能交替填筑,應分層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長度應不小于 2m;(5)填土路堤施工過程質(zhì)量控制,施工過程中,
每一壓實層均應進行壓實度檢測,檢測頻率為每 1000 ㎡不少于 2 點;壓實度檢測可采用灌砂法、環(huán)刀法等方法;施工過程
中,每填筑 2m 宜檢測路線中線和寬度。
填石路
基施工
(1)填石路堤應分層填筑壓實。在陡峻山坡地段施工特別困難時,三級及三級以下砂石路面公路的下路堤可采用傾填的方
式填筑;(2)巖性相差較大的填料應分層或分段填筑,軟質(zhì)石料與硬質(zhì)石料不得混合使用;(3)填石路堤頂面與細粒土填
土層之間應填筑過渡層或鋪設無紡土工布隔離層;(4)壓實機械宜選用自重不小于 18t 的振動壓路機;(5)填石路堤采
用強夯、沖擊壓路機進行補壓時,應避免對附近構(gòu)造物造成影響;(6)中硬、硬質(zhì)石料填筑路堤時,應進行邊坡碼砌。邊
坡碼砌與路基填筑宜基本同步進行;(7)采用易風化巖石或軟質(zhì)巖石石料填筑時,應按設計要求采取邊坡封閉和底部設置
排水墊層、頂部設置防滲層等措施;(8)施工過程中每一壓實層,應采用試驗路段確定的工藝流程、工藝參數(shù)控制,壓實
質(zhì)量可采用沉降差指標進行檢測。施工過程中,每填高 3m 宜檢測路基中線和寬度;(9)填石路堤的壓實質(zhì)量標準采用孔
隙率作為控制指標。
填石路
堤填料
填料粒徑應不大于 500mm,并不宜超過層厚的 2/3,路床底面以下 400mm 范圍內(nèi),填料最大粒徑不得大于 150mm,
其中小于 5mm 的細料含量應不小于 30%。
壓實質(zhì)量采用壓實沉降差或孔隙率進行檢測,孔隙率的檢測應采用水袋法進行
土石路
堤施工
中硬、硬質(zhì)石料的最大粒徑不得大于壓實層厚的 2/3;石料為強風化石料或軟質(zhì)石料時,其 CBR 值應符合規(guī)定,石料最大
粒徑不得大于壓實層厚;土石路堤不得采用傾填方法,只能采用分層填筑,分層壓實。宜用推土機鋪填,松鋪厚度控制在
400mm 以內(nèi),接近路堤設計標高時,需改用土方填筑。
考點 7、土方路堤填筑方法
1. 分層填筑法 可分為水平分層填筑法與縱向分層填筑法。
2. 豎向填筑法 填土過厚,不易壓實。僅用于無法自下而上填筑的深谷、陡坡、斷巖、泥沼等機械無法進場的路堤。
3. 混合填筑法 路堤下層用豎向填筑而上層用水平分層填筑
考點 8、填石路堤填筑方法
1. 豎向填筑法(傾填法):在陡峻山坡地段施工特別困難時,三級及三級以下砂石路面公路的下路堤采用傾填方式填筑。
2. 分層壓實法(碾壓法):是普遍采用并能保證填石路堤質(zhì)量的方法。該方法自下而上水平分層,逐層填筑,逐層壓實。高速公路、
一級公路和鋪設高級路面的其他等級公路的填石路堤采用此方法。填石路堤將填方路段劃分為四級施工臺階、四個作業(yè)區(qū)段、八道工
藝流程進行分層施工。四級施工臺階是:在路基面以下 0.5m 為第 1 級臺階,0.5~1.5m 為第 2 級臺階,1.5~3.0m 為第 3 級臺階,
3.0m 以下為第 4 級臺階。四個作業(yè)區(qū)段是:填石區(qū)段、平整區(qū)段、碾壓區(qū)段、檢驗區(qū)段。石方填筑路堤八道工藝流程是:施工準備、
填料裝運、分層填筑、攤鋪平整、振動碾壓、檢測簽認、路基成型、路基整修。
3. 沖擊壓實法:沖擊壓實機的沖擊碾周期性、大振幅、低頻率地對路基填料進行沖擊,壓密填方,稱為沖擊壓實法。
4. 強力夯實法:每一分層連續(xù)擠密式夯擊,夯后形成夯坑,夯坑以同類型石質(zhì)填料填補。
考點 9、路基季節(jié)性施工
雨期施工
地段選擇
(1)雨期路基施工地段一般應選擇丘陵和山嶺地區(qū)的砂類土、碎礫石和巖石地段和路塹的棄方地段;
(2)重黏土、膨脹土及鹽漬土地段不宜在雨期施工;平原地區(qū)排水困難,不宜安排雨期施工。
雨期填筑
路堤
(1)填料應選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卵石土、砂礫、石方碎渣和砂類土作為填料。利用挖方土作填料,含水率符合要求
時,應隨挖隨填,及時壓實。含水率過大難以晾干的土不得用作雨期施工填料。
(2)每一填筑層表面應做成 2%~4%雙向路拱橫坡以利于排水,低洼地帶或高出設計洪水位 0.5m 以下部位應選用透
水性好、飽水強度高的填料分層填筑,并及時施作護坡、坡腳等防護工程。
雨期開挖
路塹
(1)挖方邊坡不宜一次挖到設計坡面,應預留一定厚度的覆蓋層,待雨期過后再修整到設計坡面。(2)雨期開挖路塹,
當挖至路床頂面以上 300~500mm 時應停止開挖,并在兩側(cè)挖好臨時排水溝,待雨期過后再施工。(3)雨期開挖巖石
路基,炮眼宜水平設置。
冬期施工(晝夜平均溫度在-3℃以下且連續(xù) 10d 以上時,或者晝夜平均溫度雖在-3℃以上但凍土未完全融化時施工)
冬期填筑
路堤
(1)路堤填料應選用未凍結(jié)的砂類土、碎石、卵石土、石渣等透水性好的材料。不得用含水量過大的黏質(zhì)土。(2)填
筑路堤應按橫斷面全寬平填,每層松鋪厚度應比正常施工減少 20%~30%,且不得超過 300mm。當天填土當天完成碾
壓。(3)中途停止填筑時,應整平填層和邊坡并進行覆蓋防凍,恢復施工時應將表層冰雪清除,并補充壓實。(4)當
填筑標高距路床底面 1m 時,碾壓密實后應停止填筑,在頂面覆蓋防凍保溫層,待冬期過后整理復壓,再分層填至設計
標高。(5)冬期過后填方路堤補充壓實。
冬期挖方 (1)挖方邊坡不得一次挖到設計線,應預留一定厚度的覆蓋層,待到正常施工季節(jié)后再修整到設計坡面。(2)路基挖
路基 至路床頂面以上 1m 時,完成臨時排水溝后,應停止開挖,待冬期過后再施工。
(3)冬期施工開挖路塹表層凍土的方法:①爆破凍土法:當冰凍深度達 1m 以上時可用此法炸開凍土層。②機械破凍法:
1m 以下的凍土層可選用專用破凍機械,如凍土犁、凍土鋸和凍土鏟等,予以破碎清除。③人工破凍法:當冰凍層較薄,
破凍面積不大,可用日光暴曬法、火燒法、熱水開凍法、水針開凍法、蒸汽放熱解凍法和電熱法等方法脹開或融化冰凍
層,并輔以人工撬挖。
路基工程
不宜冬期
施工項目
(1)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的土質(zhì)路堤和地質(zhì)不良地區(qū)的公路路堤不宜進行冬期施工。土質(zhì)路堤路床以下 1m 范圍內(nèi),
不得進行冬期施工。半填半挖地段、填挖交界處不得在冬期施工。(2)鏟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臺階。(3)
整修路基邊坡。(4)在河灘低洼地帶將被水淹的填土路堤。
考點 10、路基排水設施
地下排水設施有排水溝、暗溝(管)、滲溝、滲井、仰斜式排水孔等。
考點 11、特殊路基施工技術(shù)
墊層類型:按材料可分為碎石墊層、砂礫墊層、石屑墊層、礦渣墊層、粉煤灰墊層以及灰土墊層等。
淺層處理:可采用淺層置換、淺層改良、拋石擠淤等方法,處理深度不宜大于 3m。
拋石擠淤
(1)采用不易風化的片石、塊石,直徑宜不小于 300mm;(2)橫坡緩于 1∶10 時,應沿路線中線向前呈等腰三角
形漸次向兩側(cè)對稱拋填至全寬,將淤泥擠向兩側(cè);當橫坡陡于 1∶10 時,應自高側(cè)向低側(cè)漸次拋填,并在低側(cè)邊部多
拋投形成不小于 2m 寬的平臺。(3)拋石高出水面采用重型機具碾壓密實。
考點 12、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匯總
爆炸擠淤
處理海灣灘涂等淤泥和淤泥質(zhì)土地基,處理厚度不宜大于 15m
(1)宜采用布藥機進行布藥。當淤泥頂面高、露出水面時間長、且裝藥深度小于 2.0m 時,可采用人工簡易布藥法;
(2)拋填前應根據(jù)軟基深度、寬度、水深等環(huán)境條件和施工設備,確定拋填高度、寬度及進尺。拋填高度應高于潮
水位。拋填進尺 3m~10m;(3)應采取控制噪聲、有害氣體和飛石,減少粉塵、沖擊波等環(huán)境保護措施;(4)爆
炸擠淤后應采用鉆孔或物探方法探測檢查置換層厚度、殘留混合層厚度。置換層底面和下臥地基層設計頂面之間的殘
留淤泥碎石混合層厚度應不大于 1m。
豎向排水體
適用于深度大于 3m 的軟土地基處理,用于對淤泥質(zhì)土和淤泥地基進行處理時,宜與加載預壓或真空預壓方案聯(lián)合使
用。
袋裝砂井工藝流程:整平原地面→攤鋪下層砂墊層→機具定位→打入套管→沉入砂袋→拔出套管→機具移位→埋砂袋
頭→攤鋪上層砂墊層。
塑料排水板工藝流程:整平原地面→攤鋪下層砂墊層→機具就位→塑料排水板穿靴→插入套管→拔出套管→割斷塑料
排水板→機具移位→攤鋪上層砂墊層。
粒料樁
粒料樁可采用振沖置換法或振動沉管法成樁重復壓管成樁法的施工工序為:①整平原地面→②測量放樣→③機具就位
→④沉管至設計深度→⑤加料→⑥振動拔管→⑦振動下壓管→⑧振動拔管→⑨機具移位。其中⑤~⑧重復循環(huán)至樁頂,
直至樁管拔出地面。
強夯和強夯置
換
強夯法適用于處理碎石土、低飽和度的粉土與黏土、雜填土和軟土等地基。
強夯置換法適用于處理高飽和度的粉土與軟塑、流塑的軟黏土地基,處理深度不宜大于 7m。
強夯與強夯置換施工規(guī)定如下:(1)施工前應選擇有代表性并不小于 500m2 的路段進行試夯,確定最佳夯擊能、
間歇時間、夯間距、夯擊次數(shù)、夯擊遍數(shù)等參數(shù)。(2)夯點可采用正方形或等邊三角形布置,間距宜為 5~7m。在
強夯能級不變的條件下,宜采用重錘、低落距。(3)強夯置換施工結(jié)束 30d 后,宜采用動力觸探試驗檢查置換墩著
底情況及承載力,檢驗數(shù)量不少于墩點數(shù)的 1%,且不少于 3 點。檢查置換墩直徑與深度,應滿足設計要求。
考點 13、軟土地區(qū)路堤施工技術(shù)要點
(1)施工期間,路堤中心線地面沉降速率 24h 應不大于 10~15mm,坡腳水平位移速率 24h 應不大于 5mm。填筑速率應以水平位
移控制為主,超過標準應立即停止填筑。
考點 14、滑坡防治工程措施
滑坡排水 (1)環(huán)形截水溝(2)樹枝狀排水溝,樹枝狀排水溝的主要作用是排除滑體坡面上的徑流。(3)平整夯實滑坡體表
面的土層(4)排除地下水:支撐滲溝、邊坡滲溝、暗溝、平孔等
力學平衡
當挖方路基上邊坡發(fā)生的滑坡不大時,可采用刷方減重、打樁或修建擋土墻進行處理以達到路基邊坡穩(wěn)定。牽引式滑
坡、具有膨脹性質(zhì)的滑坡不宜用滑坡減重法。填方路堤發(fā)生的滑坡,可采用反壓土方或修建擋土墻等方法處理。沿河
路基發(fā)生滑坡,可修建河流調(diào)治構(gòu)造物及擋土墻方法處理。
查看全文,請先下載后再閱讀
*本資料內(nèi)容來自233網(wǎng)校,僅供學習使用,嚴禁任何形式的轉(zhuǎn)載
免費領精品資料
掌握考情信息
知曉資料更新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