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一小學教師,常在繁瑣的工作之余和同事們嘆著“瞻念前途,不寒而栗”,卻又找不到出路,更不知如何發力去改變現狀。知道有司考這條路是2007年下半年,2008年為“祖國的未來”又盡心的忙碌了一年,真正考慮要參加司考是2009年。可當時毫無頭緒,不知如何復習,到書店一看那幾套教材,不但比以前自考的書厚了很多,也貴了好多倍,囊中還真不夠有買書的錢。最后只到網上花40元買了套盜版的真題集。可當時已經是五月份,還未看完民法和刑法的真題,就已經到了七月的報考時間。于是也就擱下了,只在課余時間不緊不慢地去翻了翻;但對知識沒有一點系統的了解,十月份買了三大本,可沒有看幾頁。及至2009年末寒假在家,再思慮前途,覺得不再趁現在努力拼搏一下,自己的人生就只能釘在教學這一圈子上了,到時翅膀老化,人也就得郁悶地過了此一生了……也曾想過,司考之路對我來說不一定劃算,更有可能是經歷千辛萬苦后終點又回到起點。但多少年來,自己又何曾不是因為以為很多事沒有意義而不努力去做,結果日子也一天天無意義地過去,人也沒有意義地接近了三十……
終于在2010年二三月份開始問當律師的同學要了幾個網址,同學告訴我考試大網不錯,于是我在上面了解了一些司考方面的問題。到三月份開始認真的看三大本(一),書看了法理和憲法、法制史部分,后面的沒看;四月份農忙假九天在家閉關看完了刑法,感覺效果不錯;平時利用課余時間聽聽網上免費下載來的錄音講座,做做司法考試題庫里面的真題,自我感覺良好。五月份,老爸身體不好,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去照顧,一直到考試前,都要為家里的事操心著。但想著司考不過,我的壓力將會更大,于是在農忙收割的晚上空余時間,在陪老爸去醫院做理療的間隙時間,都用手機聽一些網校的錄音。但一天能用于學習的時間只能也只是幾個小時。到九月份回學校,硬著頭皮請了三四天假閉關,趕緊復習了一下打印出來的資料,做了做09年的真題。真題未來得及做完,便到鄰近的茂名市去參加了考試。考畢,感覺希望不大,但也不會太差。11月份,同去考的一個同行打電話來說他還差6分過關,問我查成績沒有。我當時還在家里砍柴,過了兩天到學校才不緊不慢地查了下——反正成績是一定的,急也沒有用。318分,沒過。我很平淡,估計也就是這個分,但沒過感覺還是很不爽。又得再努力一年。
要說司考經驗,我沒有任何資本可言。但感覺,聽錄音講座最好能把講義打印出來,邊聽邊做筆記,就當在現場聽上課一樣。在對每部門法的知識有了較系統的了解后,再詳細地過一遍法條。如果講義附有較多真題的,要充分利用真題;沒有的,在學習完每一個小節的知識后,要及時另外練習真題——“學而時習之”是很有效的復習方法。至于要想真正系統地掌握法學知識,通過司考,則一定要給自己相對獨立的時間和空間。10年我沒有,11年,我能有嗎?
在網上看了很多關于司考的經驗之談,對自己幫助還是較大的,但真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困惑面前,我常對自己說,能打敗你的,能阻擋你前進的,除了你自己,沒有別人!在想再去翻山越嶺時,想去釣魚逛街時,告訴自己“這是你所擁有的時間,這是你能決定的生活!”
相關推薦:
更多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