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剝奪”睡眠,使大腦在疲勞狀態下學習,大腦就不會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某些部位在學習時就有可能已經“睡著了”,這樣勢必影響學習效率,本來已經掌握的內容就難以在短時間內提取出來。經常是這樣的狀態,就會影響到考試時的答題速度。因此,這種不遵循生物鐘活動規律的“意志”和壓力驅動下所進行的疲勞戰,會因為消耗了大量寶貴的心理能量而得不償失。為此,以下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1.科學安排復習、鍛煉時間,勞逸結合。
每天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就要適當休息,休息既可以防止疲勞,又可以消除疲勞。對于主要從事腦力活動的考生來說,體育鍛煉更有利于防止和消除疲勞。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給大腦補充氧氣,增強人體各大系統的功能,提高反應靈活性,提高學習效率和考試效果。
2.弄清司法考試時間,努力使自己的生物鐘與司法考試“合拍”。
司法考試時間與日常的學習時間有所不同,這是由誰來定的?根據科學家的人體生物鐘活動報告,人體生物鐘在一日內有兩個精力充沛的階段:即上午9:00-11:00;下午2:00-5:00.而上午8:30-11:30;下午2:00-5:30這兩個時段是司法考試的時間。司法考試是規定時段內的公平競爭,為此我們要調整生物鐘,保證考場上精力充沛。調整的最佳期是考前一個月左右,具體做法是:每天比原來提前10-15分鐘睡覺,漸進、逐步調整;在獨立復習時段,每天可按照司法考試時間要求,定時復習訓練,適應、鞏固調整效果;還要注意午休,以保證下午的學習效率。
3.規定時間,限時完成復習任務。
為了適應司法考試的要求,爭取時間,提高復習效率,最好是限時練習,以使大腦在短時間內投入工作。另據科學研究與論證,人們發現大腦需要和身體經常交流。如果身體很懶散,大腦就不會重視你所做的事情。所以,在學習的時候,盡量采取端坐、身體稍微前傾的姿勢,使大腦保持警覺,保證學習效率。
4.科學合理安排做試卷時間。
還有10余天,盡量從現在開始,做到早上做卷一或卷三,下午做卷二或卷四,形成早上做題習慣做卷一和卷三,下午習慣做卷二和卷四,促發生理機能對卷一和卷三的親和力,實現生理與試卷共舞,為實現考場巔峰狀態打下堅實基礎。
相信讀過此文的朋友,在最后的10天里定能突破復習瓶頸,實現考場巔峰狀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