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國將全面推行教師資格全國統考,提高教師入職門檻,并打破教師資格終身制,實行定期注冊制度。目前已經有十幾個省份加入全國統考行列,從近幾年的教師統考難度上可以看出,比以往的省考難度明顯加大,這無形中給正在備考教師資格證的考生一個極大的壓力。面對這樣一個新的考試制度,要深知裸考是難以通過考試的,必須充分做好復習準備。為此,教師資格證考試網結合這段時間對《保教知識與能力》這門課程的相關知識的掌握以及工作中積累的經驗,為正在或打算備考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的考生提供以下幾個可行性的建議:
一、 挑選合適的備考教材
目前,市場上的教材五花八門,考生在選教材的時候容易迷糊,不知道選哪個版本的好。這個時候,建議大家多比對一下不同版本的教材,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很多版本的知識點是不夠全面。
二、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若沒有一個良好的復習計劃,花再多的時間也只能事倍功半。做什么事有了計劃就容易取得好的結果,反之則不然。要正確利用好每天、每時、每刻的學習時間。一日之計在于晨,每天早上起來就規劃好一天的學習進度:什么時候學習,什么時候復習和做作業,什么時候閱讀課外書籍等,并且一件一件按時完成。一般來說,早晨環境安靜,精神飽滿,用專業詞匯來講,就是沒有前攝抑制,這是最好的學習時間。下午較為疲勞,應以復習舊課練習為主。晚上外界干擾少,注意力容易集中,沒有后攝抑制,這時應抓緊時間做作業。這樣堅持下去,就會養成科學利用時間的好習慣。
記得讀大學的時候看過一些考神級別的學生總結的學習心得,里面經常會提到學會利用在等待中浪費的時間,如等公交車、等人的時間,將這些時間加起來其實是很可觀的。零星時間看似很少,利用價值很小,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比如說可以將筆記隨身帶在身上,在等待的5分鐘可以溫習下筆記。
三、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名言相信大家聽得耳朵都起繭了,但這卻是不爭的事實。有興趣才會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有興趣才會形成學習的主動性,所以說:興趣是學習的不竭的動力源泉。在與學員接觸的過程中,經常會聽到他們說我很喜歡小孩子,我喜歡當老師,但是我就是不喜歡考試。那其實就是沒有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的表現。作為今后想要走上幼教崗位的你,必須將對幼兒的喜愛之情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才能更好的指導教育實踐活動。
四、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
學前教育不能僅僅作為知識進行學習,必須要理論聯系實際,把所學的教育理論運用于實踐當中,同時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的教育理論知識。很多在備考的學生經常會問我,為什么很多知識看了很多遍,就是記不住。其實這是很正常的,也是很多考生覺得棘手的問題。因為幼兒教育理論中涉及到心理學的知識,這些知識是非常抽象、難懂的。這個時候我就會給他們一個小小的建議,對于難以理解的知識,可以將它應用到實踐中去。例如,可以到親戚家或鄰居家找個小孩,在與小孩子接觸的過程中,去仔細觀察并領悟,試驗下自己學的知識。這個過程無形中能加深你對知識的理解,與此同時,也能讓你感受到學以致用的樂趣。
以上幾條建議合自己的學習和工作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希望能為《保教知識與能力》科目的備考起到一定的指導性作用。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光有方法還是不夠的,行動起來才是最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備考中要持之以恒,不斷學習和總結。所謂“溫故而知新”,我們要對自己平時學習的成果和心得進行反思與總結。只有靜下心來,我們才能夠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做到及時的發現,然后進行及時的補救。相信經過合理的安排時間,認真復習備考,通過教師資格考試是指日可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