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 年級 姓名 學號
試卷類別:閉卷 考試時間:120分鐘
題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合計 |
得分 |
|
|
|
|
|
|
|
|
得分 |
評卷人 |
|
|
一、填空(每題1分,共10分)
1、教育是一個復雜的完整的系統,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是( )。
2、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的學習方式。
3、( )是體驗的本質特征。
4、教師的專業技能包括教師的( )和教育教學能力兩個方面。
5、( )是教師專業情意發展成熟的標志。
6、新課程主要是從知識與技能、( )、( )三個維度來確立課程目標的。
7、( )是制訂課程標準的思維起點,也是制訂課程標準的核心依據。
8、就各種教學方法的關系而言,講授法和( )是最為基本的方法,是所有希望有所作為的教師應掌握的教學方法基本功。
9、教育評價的功能是多種多樣的,但從根本上說是兩大功能:( )和( )。
10、( )是教師自覺進行反思的前提。
得分 |
評卷人 |
|
|
二、多項選擇(每題1分,共10分)
1、教育民主化的主要內容是:
(1)教育機會均等 (2)教育人道化 (3)教育管理民主化 (4)教學民主化
2、教育目的具有:
(1)導向功能 (2)激勵功能 (3)調控功能 (4) 評價功能
3、發現學習的本質特征表現在:
(1)問題性 (2) 過程性 (3)體驗性 (4)開放性
4、教師的專業素養包括:
(1)專業知識 (2)專業技能 (3)專業道德 (4)專業情意
5、新課程結構的主要內容為:
(1)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
(2) 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
(3) 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
(4) 農村中學試行通過“綠色證書”教育及其他技術培訓獲得“雙證”
6、教學中教師的主導性體現在:
(1)導向性 (2)民主性 (3)啟發性 (4)控制性
7、師生交往的基本屬性是:
(1)互動性 (2)互惠性 (3)主體性 (4)能動性
8、教育評價的基礎和核心是:
(1)價值判斷 (2)價值引領 (3)客觀描述 (4)增值探索
9、定性描述與定量描述的主要區別是:
(1)資料來源不同 (2)資料性質不同 (3)關注重點不同 (4)評價者的素質要求不同
10、以校為本的基本內涵是:
(1)為了學校 (2) 在學校中 (3)依托學校 (4)基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