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解析】心理現象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兩部分,心理過程又分為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所以選擇答案A。其他選項都是個性心理的成分。
2.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經典型條件反射的含義。
3.D【解析】影響無意注意的因素,“萬綠叢中一點紅”體現了刺激物之間的對比關系。
4.B【解析】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條件是對活動的目的和任務的理解、培養間接興趣和排除干擾。
5.C【解析】本題考查了意義記憶的概念。
6.D【解析】復述是使短時記憶的信息轉入長時記憶的關鍵。
7.B【解析】兒童在學校教學條件下,主要通過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兩種方式掌握概念。思維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斷、推理。根據思維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分為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
8.B【解析】思維的批判性,是指一個人的思維接受已知客觀事物的充分檢驗,以確定正確與否。缺乏思維批判性的人,往往走兩個極端:或者自以為是,或者人云亦云。
9.B【解析】突發性災難引起的情緒一般是應激。
10.C【解析】趨避沖突又稱正負沖突,指同一目標對于個體同時具有趨近和逃避的心態。這一目標可以滿足人的某些需求,但同時又會構成某些威脅,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使人陷入進退兩難的心理困境。
11.D【解析】說理法是針對兒童的發展水平和存在問題,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其明辨是非、惡善的準則,從而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提高其道德水平的方法。這是小學兒童品德培養的主要方法。
12.A【解析】相似性與互補性、接近性與熟悉性以及個人品質是影響人際吸引和排斥的主要條件。
13.D【解析】這句話說明人格具有功能性。
14.D【解析】追求個人特有潛能的充分發揮,理想和人的價值的完美實現屬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最高層次自我實現的需要。
15.A【解析】自我評價過高的兒童,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可能性、活動的成果以及某些個性品質。自我評價過高的兒童很容易形成過分自信、高傲、勢利眼、不講策略和難于相處等性格特征。
16.B【解析】成功感是在實現目標過程中取得成就時產生的自我體驗;而失敗感則是在實現目標遭遇挫折時產生的自我體驗。
17.A【解析】B、C、D表示的是能力發展早晚的差異。A表示的是能力的水平差異。
18.C【解析】林黛玉敏感、多愁善感,符合抑郁質的特征。
19.B【解析】人的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規律,決定了教育工作必須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分階段進行。在教育教學的同時,教育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上,不能搞“一刀切”。
20.D【解析】狼孩的心理障礙主要原因是缺乏社會環境的刺激。
二、填空題
1.心理現象及其規律2.情感3.個別屬性感覺4.錯覺5.遺忘6.新形象
7.具體化8.心境9.自我意識10.意義理解情感理解動機理解11.他律道德階段自律道德階段12.操作能力13.年齡特征14.教育機智15.逃避條件作用16.形成性
歷年真題:甘肅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
考前多做試題:2014教師資格考試題庫,沖刺必做?。?/font>
國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師資格輔導,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一次過關!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