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辨析題
1.此說法是錯誤的。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保障的公益事業。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
2.此說法是錯誤的。通過實踐檢驗假設有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
3.此說法是正確的。兩種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為的時候應該同時培養新的適應行為,所以兩者結合效果會更好。
4.此說法是正確的。學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動和交往中逐步形成發展起來并接受其檢驗的。
三、簡答題
1.[答案要點]
(1)連續性與階段性;
(2)定向性與順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異性。
2.[答案要點]
教師職業是教書育人,因此,教師不僅要有所教學科的專業素養,還要有教育專業素養。教師的教育專業素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師要具有熱愛學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愿意終生從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師的教育能力是教師職業的特殊要求,比如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傳播知識和影響學生的重要手段。沒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教師,很難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視進行科研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融進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勵學生的探索精神。教師的研究還包括教育研究,通過教育研究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促進學生的更大發展。
3.[答案要點]
(1)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
(2)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
(3)教學過程中知、情、意的統一;
(4)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能動性結合。
4.[答案要點]
學習動機的培養:
(1)利用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互動關系培養學習動機;
(2)利用直接發生途徑和間接轉化途徑培養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的激發:
(1)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
(2)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4)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5.[答案要點]
(1)良好班集體的教育作用如下:
①有利于形成學生的群體意識。在良好班集體的形成過程中,學生的群體意識、集體榮譽感會得到大大的發展;
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與適應能力。通過班級的集體活動和學生群體之間的交往,可使學生積累集體生活的經驗,學生交往與合作,學會對環境的適應;
③有利于訓練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體是訓練班級成員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開展活動的最好載體。
(2)建立良好的班集體應做到:
①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
②學習規范,樹立常規,建立良好開端。
③善于發覺學生的長處,多鼓勵。
④班級問題及時解決。
⑤培養集體榮譽感,激發學生的進取精神。
試題推薦:
2012年教師資格統考《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題及答案4套
在線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