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材料分析題
1.[答案要點](1)評價功能失調,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忽視改進、激勵、發(fā)展的功能,表現(xiàn)在學生身上就是學生只關心考試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幾名,而很少關心考試中反映出來的自身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
(2)過分關注活動的結果(如學生成績、教師業(yè)績、學校升學率等)。忽視被評價者在活動的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和努力程度,忽視對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的評價,忽視對教育活動發(fā)展、變化過程的報考評價。
(3)評價主體單一,基本上沒有形成學生、教師管理者、教育專家、家長等多主體共同積極參與,交互作用的評價模式,忽視了評價主體多源,多向的價值,尤其忽視自我評價的價值。
(4)評價標準機械、單一,過于強調共性和一般趨勢,忽略了學生、教師、學校的個性發(fā)展和個體間的差異性。
(5)評價內容片面,過于注重學業(yè)成績,而對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體現(xiàn)忽視,或者缺乏有效的評價工具和方法。
(6)評價方法單調,過于注重傳統(tǒng)的紙筆測驗,對體現(xiàn)新的評價理念的新質性評價方法不夠重視。
(7)忽視對評價結果的反映和認同,使評價的激勵、調控、發(fā)展功能得不到充分發(fā)揮。
(8)評價對象基本處于被動地被檢查,被評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對評價往往持一種冷漠、應付、對立、討厭、拒斥或者害怕、恐懼、逃避的態(tài)度,甚至出現(xiàn)欺騙,弄虛作假的行為。
2.[答案要點]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tài)度等。師生關系總是建立在一定社會背景之中的,與師生雙方密切相關,受多種因素制約。但就教育內部而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靠雙方共同努力。其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作為班主任,要想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1)了解和研究學生。班主任要和學生有共同語言,就必須了解和研究學生,包括了解學生的思想意識、道德品質、興趣、需要、知識水平、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個性特點、身體狀況和班集體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但這種了解應建立在平時點滴的觀察中,而不是整天呆在教室監(jiān)視學生。
(2)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學生觀就是教師對學生的基本看法,它影響教師對學生的認識及其態(tài)度與行為,進而影響學生的發(fā)展。正確的學生觀包括:學生都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Γ粚W生的不成熟性具有成長價值;學生具有主體性,特別是創(chuàng)造性;學生是責權主體,有正當的權利和利益;學生是一個整體的人,是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體。案例中的班主任就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任何活動都親自過問,完全不相信學生的能力。
(3)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熱愛學生包括熱愛所有學生,對學生充滿愛心,經常走到學生中,忌諱挖苦、諷刺學生、粗暴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特別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避免師生對立。案例中的班主任經常批評學生卻極少表揚學生就是不熱愛學生的表現(xiàn)。
(4)主動與學生溝通,善于與學生交往。師生關系一般要經歷生疏、接觸、親近、依賴、協(xié)調、默契階段。案例中的班主任平時不和學生嘻嘻哈哈,盡量保持嚴肅的面孔,讓學生產生一種望而生畏的感覺。這就是不善于與學生溝通的表現(xiàn)。
(5)努力提高自我修養(yǎng),健全人格。教師的素質是影響師生關系的核心因素。班主任要想使師生關系和諧,必須做到以下幾點:加強學習和研究;經常進行自我反思;培養(yǎng)自己多方面的興趣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學會自我控制。
四、教學設計題
[提示]教案設計要體現(xiàn)《數學課程標準》的四個目標。
相關試題:
2012年教師資格統(tǒng)考《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題及答案4套
2012年教師資格統(tǒng)考《小學綜合素質》考前模擬試題4套
在線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