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C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說認為,教育活動不僅存在于人類社會,而且存在于動物界。教育的產生完全來自動物的本能,是種族發展的本能需要。
2.D
【解析】教育多元化是20世紀以后出現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3.C
【解析】杜威主張兒童是教學過程的中心。
4.A
【解析】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教育對生產力有促進作用,可以再生產科學知識。
5.A
【解析】這句話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6.B
【解析】潛能是人區別于動物的重要標志,是能夠把未成熟的人培養成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養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條件。
7.A
【解析】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教學工作要抓關鍵期,不能錯過個體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
8.D
【解析】安排了環境才能引起并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
9.B
【解析】這句話是加里寧說的。
10.B
【解析】杜威是現代教育的代言人,他主張“在做中學”,在問題中學習。
11.A
【解析】講述的三個階段分別是導入、詳述和匯總。
12.C
【解析】“開而弗達”強調的是啟發性原則。
13.C
【解析】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包括德育具有“教育”或價值屬性,發揮著對學生價值追求的引導作用;同時作為教育子系統發揮著平衡系統的作用,對智育、體育和美育等方面具有促進作用,其作用包含動機作用、方向作用及習慣和方法上的支持等三方面。
14.D
【解析】班級是學校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的,將年齡和知識程度相近的學生編班分級而形成的,是開展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
15.C
【解析】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對班級組織進行了論證,闡述了班級管理的優勢,奠定了班級組織的理論基礎。
二、多項選擇題
1.ACE
【解析】教育民主化體現兩方面,一方面指讓所有人都受到平等的教育,甚至教育結果的均等,另一方面追求教育自由化。
2.ABD
【解析】在不同層次,可以把校園文化細分成學校物質文化、學校組織和制度文化、學校精神文化等。
3.ABCD
【解析】成熟是生理和心理機能與能力達到比較完備的階段,為個體發展提供可能和限制,見教材中成熟的意義部分。
4.ABCD
【解析】見教材個體身心發展具有一定的順序性和階段性。
5.ABCE
【解析】研究能力是綜合地、靈活地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創造性活動的能力。重視科研的教師,才會在教學過程中激勵學生的探索精神。但是,教師的科研活動權不能包括自己教學的內容。
6.BCD
【解析】課程是隨社會的發展而演變,社會、知識和兒童是制約學校課程三大因素。
7.ABCD
【解析】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基本途徑,其他工作要圍繞教學來開展。
8.ABCDE
【解析】班級授課制五固定指學生、教師、內容、時間和場所固定。
9.ABCE
【解析】德育過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和德育方法四個相互制約的要素構成。
10.ABCDE
【解析】教學工作以上課為中心環節,圍繞上好課來進行各個程序。
試題推薦:
在線??迹?/STRONG>2012-2013年教師資格考試試題免費測試給你最真實的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