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
判斷下列命題的正誤。請將正確的在題后的括號內打“√”號。錯誤的打“×”號。
1.從本質上講,機械的灌輸也是一種“教育”。( )
2.教學中“拔苗助長”、“陵節而施”違背了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
3.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
4.教育目的的確定必須考慮歷史發展的進程。( )
5.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論的心理學家是奧蘇博爾。( )
6.學生在學習中因控制點性質不同,他們對自己成敗的歸因也不同。( )
7.對能力一般的兒童而言,高焦慮能促進他們的學習。( )
8.在教育工作中教師履行自己的道德義務就失去了職業自由。( )
9.托爾斯泰說“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事業和熱愛學生結合起來,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這意味著教師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 )
10.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養成人性化的教學風格和獨特的教學藝術。( )
11.我國的教育基本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
12.教育政策制定是判定教育政策問題和對政策方案進行選擇的過程。( )
13.我國制定教育政策的權力機關有黨的機關、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國家教育部。( )
14.作業分析的技能是一種教學反饋的技能。( )
15.分組時要按照“組間異質,組內同質”的原則進行。( )
16.確定單元教學目標的方法是,列出每個知識點,并確定每個知識點達標的要求。( )17.班級的概念是隨著班級管理制的提出而出現的。( )
18.《團章》規定,團員在30人以上者,就可以建立總支部。( )
19.常規管理是學校維護教學秩序、規范辦學行為、提升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一項重要常規工作。( )
20.為了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更為形象的感知,教學中可以多采用參觀法。( )
21.教學效果是評價選用教學方法好壞的唯一標準。( )
22.先行組織者是呈現給學生的一個引導性或背景性材料。( )
23.非指導性教學法充分關注到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它可以使學習者的整個身心都沉浸在自發學習中。( )
24.討論法的特點是教師問學生答。( )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1.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是什么?
2.師生關系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3.簡述學校情境中成就動機的構成。
4.簡述遷移的作用。
5.闡述教學反思的意義。
6.教學媒體的個性和共性的特征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一次公開觀摩課上一位二十多年教齡的女教師,在課堂上并沒有頻頻去叫那些反應機靈,學懂會用的好學生,而是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膽發言,沒有勇氣回答問題的差生的一閃之念。一位女孩剛把有信心的眼睛抬起的時候就被老師叫起來回答。結果是心理過于緊張,老師啟而不發滿頭大汗,不知所措。這時老師讓她坐下來,平靜一下語氣溫和地說了句:“沒關系,老師知道你會了。只是過于緊張而暫時想不起,以后經常鍛煉就好了。”這堂課使人感到,女教師用自己的愛在點燃膽怯者的智慧之火,讓學生受到“我有被愛的權利”。
(1)為什么說這位教師的愛是公正的,無私的?(2)這個案例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2.某縣一所中學對面發生森林大火。校長要求全體師生上山滅火。搶救國家財產。某班的班主任沒有帶領學生上山滅火。事后。校長在全體教工大會上點名批評了該班主任。
請運用相關的法律知識分析校長的做法。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試述教師主導作用如何與學生能動性相結合。
2.論述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知識直觀的效果。
歷年真題:
如何一次性通過考試:2013教師資格HD高清視頻包過班、精講班,考點全面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