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寫在題中橫線上。
1.心理學是研究人的__________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
2.中學階段個體性機能開始成熟,出現(xiàn)__________。
3.1970年加涅把學習分為8個層次水平,分別是信號學習、刺激—反映學習、系列學習、言語聯(lián)想學習、__________、概念學習、原理學習和解決問題學習。
4.兩個聲音同時到達耳朵相混合時人只能感覺到其中一個聲音的現(xiàn)象叫__________。
5.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腦中繼續(xù)保持異常清晰、鮮明的表象稱為__________。
6.消極的幻想是完全脫離客觀現(xiàn)實的發(fā)展規(guī)律、毫無實現(xiàn)可能的幻想,一般稱為__________。
7.__________是指注意能較長時間的保持在某一活動對象或活動上,這是注意在時間上的特性。
8.具有感染性的、比較持久而微弱的情緒狀態(tài)是__________。
9.健康人格是具有__________的心理品質(zhì)或特征的總和。
10.__________是人與人之間建立交往關(guān)系的基礎(chǔ),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接納和喜歡。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 簡述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2.中學生情緒發(fā)展的特點。
3.簡述智力技能的形成。
4.簡述知覺的種類。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論述如何利用需要層次理論開展品德問題生(品德有問題的學生)的教育工作
2.試述中學生藥物成癮的治療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請分析案例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并做總結(jié)。
1. 基本情況:
小麗,女,18歲,高三,智商正常。出生后,由于祖父母存有的重男輕女思想,父妻之間思想、個性和脾氣的不合,家庭矛盾日益激化,最終導(dǎo)致家庭的解體。三歲時,尚無記憶的她經(jīng)常受到父母打架吵罵聲的侵襲和驚嚇,五歲時便跟隨母親開始經(jīng)歷離異單親家庭的生活。離異后的母親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女兒身上。一方面,在生活上對孩子百般依順,那怕是力所能及的小事,如穿衣結(jié)帶,學習用品整理都由母親包辦。長此以來,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yīng)能力極差。離異后的母親心里充滿矛盾,一旦遇到煩腦則把一腔怨恨傾倒在孩子身上。在成長過程中,情感世界是復(fù)雜的,經(jīng)歷過呵護和傷害,受寵和被冷落這些矛盾心理的沖突體驗,為她焦慮過度的心理形成產(chǎn)生著潛在的影響。初中階段,生理上的發(fā)育使她變得內(nèi)向、自我封閉。特殊的家庭結(jié)構(gòu)狀況,生活能力和社會適應(yīng)能力的缺乏,又使她顯得過于自卑。繁重的學習,頻繁的考試,考試后每次成績的揭榜公布,初三大量的作業(yè)量,中考前白熾化的模擬考試使焦慮癥一次一次變得嚴重。在心理上,她感到惶惶不安,時常感到害怕和焦急,擔心成績的跌落和考試失敗。在學校的競爭中自信心被削弱,耐挫能力降低,時常懷疑自己的能力,害怕在集體中表現(xiàn)自己。有時想逃避一些特定的環(huán)境,考試時怕到學校,取得不好成績不愿回家,回避老師、同學和家長。在生理上,每次焦慮過度則感到胸悶、眩暈、呼吸、心跳加快、虛汗、不思進食,嚴重時還會頭痛、昏暈、呼吸急促、心動過速、面色潮紅、尿頻尿急、月經(jīng)不適和痛經(jīng)、腹瀉、惡心。晚間失眠,惡夢,夢中驚醒后懼怕,行為上手足無措,或出現(xiàn)機械性反復(fù)動作,自言自語,嚴重時還會哭笑失常。
2.基本情況:
小紅,女,15歲,初二,智商正常。年前,決心減肥,每頓僅吃幾口飯,誰知不久一見到食物就想吐,連喝口水都會感到腹部脹痛,體重僅有30來斤。骨瘦如柴的她在父母帶領(lǐng)著四處求醫(yī)。上初一時,學習用功,成績也很優(yōu)秀,平時不太愛說話,是個內(nèi)向的女孩。半年前小婷一次去大姨家串門,大姨無心說她好像長胖了些。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對自己要求一向很高的小婷從此下定決心以節(jié)食開始減肥。起初是強迫自己只吃幾口飯,以吃菜為主,不料到了后來,進食量越來越少,甚至見到食物就想吐,有時喝口水都會覺得腹部脹痛,體重雖直線下降,胳膊細得和麻稈一樣,同時開始伴有心慌、進食肚脹、無力等各種癥狀。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