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2012年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心理學模擬試卷(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 ( )指輔導教師對受輔導學生的認知方面與思維方法提出挑戰與異議的過程。
A.宣泄技術
B.關注技術
C.面質技術
D.探討技術
2.生理發展處于( )階段的動物只能對單一的刺激形成反射,即只能把單一性的刺激作為信號。
A.知覺階段
B.思維階段
C.感覺階段
D.思維萌芽階段
3.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系屬于( )。
A.接受學習
B.發現學習
C.意義學習
D.機械學習
4.聲音的質量特征稱為( )。
A.音強
B.音高
C.音色
D.音波
5.長時記憶的信息編碼形式主要有類別群集、聯想群集和( )。
A. 個體群集
B.主觀組織
C. 接近聯想
D.客觀組織
6.先有一個目標(目的),它與當前的狀態之間存在著差異,人們認識到這個差異,就要想出某種辦法采取活動(手段)來減小這個差異。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嘗試錯誤法
7.認知資源理論是由( )提出的。
A.謝夫林
B.布魯德本特
C.特瑞斯曼
D.卡尼曼
8.情緒所反映的是( )。
A.客觀事務的本質屬性
B.客觀事務的外部現象
C.客觀事務間的關系
D.客觀事務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
9.( )是指一個人情緒活動的強度、穩定性、持續性以及主導心境方面的特征。
A.性格的理智特征
B.性格的情緒特征
C.性格的意志特征
D.性格的靜態特征
10.最先呈現的材料較易回憶,遺忘較少,叫( )。
A.首因效應
B.近因效應
C.正性偏差
D.刻板效應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