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傳統文化在今天》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上課,同學們好,請坐。
同學們,在2017年的春節期間,央視播放了一個跟中華詩詞密切相關的節目,同學們知道是哪個節目嗎?
對,我聽到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了是中國詩詞大會,看來很多同學都觀看了這個節目。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延續“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節目宗旨,通過現場一百余位詩詞達人之間的比賽對抗,在帶領全國電視觀眾重溫經典詩詞的同時,也完成一次跨越千年、溝通古今、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和情感共鳴。那么,為什么要“尋文化基因”?為什么要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具有什么特征?如何看待中華傳統文化的作用?要想揭開這些謎底,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傳統文化在今天》。
環節二:新課講授
1.傳統文化的特點
(1)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過渡語:首先,我們來看一看我國的傳統文化具有什么特點?請同學們看這樣一個時政新聞“2016反腐倡廉大事記”。
制度性文件密集出臺、啟動三輪中央巡視工作、審判省部級及以上“老虎”超40人、海外追逃900余人……2016年,反腐依然是中國最具熱度的話題之一。與營造不敢腐的氛圍相同時,2016年全面從嚴治黨、監察體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制度安排開始落實。
教師:閱讀完材料之后,請同學們就我國的廉潔文化談談自己的認識。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選派小組代表發言。
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介紹我國廉潔文化的發展過程。廉潔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偉大的詩人的屈原《楚辭·招魂》:“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爾未末沫。”東漢著名學者王逸在《楚辭·章句》中注釋說:“不受曰廉,不污曰潔。”也就是說不接受他人的饋贈的錢財禮物,不讓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潔。《現代漢語詞典》把廉潔解釋為“不損公肥私;不貪污”,當代共產黨人正踐行“為民務實清廉”的新要求。
廉潔文化的發展過程表明中國傳統文化具有什么特點?
學生思考、交流。
在師生共同交流的基礎上,使同學們明白:我國的廉潔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同時,它的具體內涵有能夠因時而變。這表明我國的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2)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過渡語:2016年是奧運之年,請同學們欣賞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和2016年巴西奧運會會徽。
問題1: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和2016年巴西奧運會會徽有哪些不同?
問題2: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和2016年巴西奧運會會徽的不同,體現了哪些文化上的差異?
問題3: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和2016年巴西奧運會會徽所體現的文化差異反映了什么文化生活道理?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思考、討論、交流,每組選派小組代表發言。
第一小組代表發言。
第二小組代表發言。
第三小組代表發言。
……
同學們的發言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由兩部分組成,上部分是一個近似橢圓形的中國傳統印章,上面刻著一個運動員在向前奔跑、迎接勝利的圖案,又像現代文字“文”字,取意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下部分是用毛筆書寫的“Beijing 2008”和奧運五環的標志,將奧林匹克的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完美的結合起來。會徽設計將中國特色、北京特點和奧林匹克運動元素巧妙結合,采用了中國毛筆字漢簡的風格,設計。
(2)里約熱內盧奧運會會徽由橙色、綠色和藍色組成,標志的顏色呼應了巴西國旗的綠黃藍三色,圖案由三個抽象的人體構成,手臂相連,舞姿曼妙,組成了里約著名的面包山形象,同時,整體標志形象也抽象地形成了一個RIO。
教師根據同學們的發言情況進行總結,使同學們在比較中思考、在比較中得出結論。
即: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過程中創造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概,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2.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
過渡語:學習了傳統文化的特點,那么,傳統文化的作用有哪些呢?我們來看兩種不同的觀點:
觀點1:傳統文化是財富。
觀點2:傳統文化是包袱。
請同學們針對這兩種觀點進行辯論。
在同學們思考、辯論的基礎上,使同學們明白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即:
(1)傳統文化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和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
(2)傳統文化一層不變,則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礙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
環節三:鞏固提高
請同學們集體詩朗誦余光中的《鄉愁》,使同學們進一步感知在我們傳統文化的血脈中,始終涌動著對祖國統一的強烈認同感,從而進一步體會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在梳理本課內容的基礎上,共同總結本課內容。即: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傳統文化的特點和作用,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傳統文化的作用,同學們可以從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兩個方面進行理解和掌握。
作業:課下請同學們以《傳統文化在今天》為主題,寫一篇小論文,下節課跟同學們分享。
【板書設計】
傳統文化在今天
一、傳統文化的特點
1.鮮明的民族性
2.相對穩定性
二、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
1.積極作用
2.消極作用
【答辯題目解析】
1.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什么?
【參考答案】
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2.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什么?并談一談確定教學重點的依據?
【參考答案】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確定教學重點的依據如下:
(1)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知識體系,即在整課或整個單元甚至全書中起重要作用的那部分知識。
(2)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任務的重點在于教育學生。因此,針對學生實際,能夠有效解決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帶有傾向性的思想理論認知問題,及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那部分教學內容理應成為教學重點。
(3)社會生活實際。思想政治課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針,關注社會生活。因此,教材中與當前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密切聯系的、能夠有效解決現實問題的具有現實意義的那部分內容也應成為教學的重點。
申明:本文真題及解析來源于網絡,僅供考生學習參考之用,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費注冊233網校會員,獲取教師資格證面試資料包!點擊注冊>> |
小編推薦: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流程 面試考生須知
真題推薦:歷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通關秘籍: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校講師將面試情景還原,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免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