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半年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統考)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42分)
1.人類的教育活動與動物的教育活動存在本質區別,這主要表現為人類的教育具有()
A.延續性
B.模仿性
C.社會性
D.永恒性
2.決定著教育領導權和受教育權的主要因素()
A.社會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
B.社會人口數量和結果
C.社會文化傳統
D.社會政治經濟制度
3.當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經擔任校長的帕夫睿什中學創立了幾十個興趣小組作為選擇,這反映了教育必須適應人身心發展的哪一個特點()
A.順序性
B.穩定性
C.可變性
D.個別差異性
4.德國教育家凱興斯坦納曾提出過:“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這種教育目的論屬于()
A.個人本位論
B.社會本位論
C.集體本位論
D.個別差異性
5.在學校教育制度的發展變革中,義務教育制度產生于()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
6.課程的文本一般表現為()
A.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科書
B.課程計劃、課程目標、課程實施
C.課程目標、課程實施、課程評價
D.課程主題、課程任務、課程標準
7.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規定,我國初中階段課程設置主要是()
A.分科課程
B.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結合
C.綜合課程
D.活動課程和綜合課程結合
8.通過檢測來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是中學常用的評價方法,在一個測驗中,衡量是否達到測驗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測出了所要測量的東西的指標是()
A.信度
B.效度
C.難易度
D.區分度
9.王老師在歷史課上講到民族英雄岳飛時,從歷史事實出發,高度贊揚了岳飛的愛國主義精神,使同學們受到了感染,王老師的教學主要體現了那一教學原則()
A.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統一
B.直觀性原則
C.啟發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10.衡量學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標準是()
A.道德認識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