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綜合素質考點:教育觀(二)
——素質教育的目標與要求
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小學綜合素質》教育觀這一節需要掌握的是“理解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素質教育的目標
素質教育的目標主要有七點,包括促進學生身體的發育、促進學生心理的成熟化、造就平等的公民、培養個體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質、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習慣、愛好和能力、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1.促進學生身體的發育
基礎教育處于學生個體發育的關鍵時期.任何有助于并促進身體發育順利進行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相反.就是不好的教育。
2.促進學生心理的成熟化
中小學階段是個體心理逐漸成熟的階段。素質教育要促進學生心理成熟化,逐漸成為一個能夠獨立面對社會.介入周圍世界的主體。
3.造就平等的公民
基礎教育是公民教育.而中小學教育又要求“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因此,基礎教育有必要根據現行的公民權利和義務規定.確定自己的現實目標。
4.培養個體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質
素質教育著重于促進學生發展.使學生能夠獨立面對社會.具備生存能力和終身學習的基本素質。
5.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習慣、愛好和能力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學習不僅僅局限于學生時代.素質教育要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能夠自我學習并且愿意自我學習。
6.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
我國已開始向法制社會邁進這一事實,要求我們的基礎教育培養學生真正具有法制意識和觀念。對中小學教育中的學生來說,法制意識必須從小就開始培養,使守法用法成為一種自覺的習慣行為。
7.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現代技術的根源是科學,而科學的本質是對真理的追求,對事實的尊重。大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態度,這是我們基礎教育尤其要著重變革的一個方面。
熱點推薦: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綜合素質考點歸納
通關必看:2017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有妙招,233網校匯聚教師資格經驗豐富講師,為廣大考生打造一次通關備考秘籍,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