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題, 每小題10分, 共20分
29.試述教育自身的歷史繼承性
30.剛上一年級的小剛, 在超市的貨架上順手拿了一袋話梅糖就吃起來.同學把這件事告訴老師.第二天老師把小剛叫來談話:
“聽說昨天你拿了超市的糖?”
“我吃了一袋話梅, 可好吃了!”
“你怎么隨便拿人家的話梅糖呢?”
“我想吃”小剛很干脆地回答
“你想吃也不能自己隨便就拿呀!”
“我們家吃東西, 從來都是自己隨便拿, 想吃多少就拿多少.”小剛天真的回答.
“你知道家里的東西哪里來的嗎?”
“媽媽買的.”
“媽媽為什么能買到呢?”
“媽媽有錢.”
“媽媽的錢從哪里來的呢?”
“公家發的.”
“公家為什么要發錢給媽媽?”
“媽媽每天上班干活.”
“對啊!媽媽為大家工作, 公家就發錢給媽媽.媽媽用工錢去買東西, 如果不給錢, 她能隨便拿人家的東西嗎?”
“不能”小剛若有所悟地搖搖頭, “對了, 營業員叔叔說我是小偷.”
“你不是小偷, 你分不清, 拿人家的東西和拿自己家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老師, 我懂了, 別人的東西不可以隨便拿, 今后我再也不會拿別人的東西了.”
“你真是個好孩子!”
這段師生的道德對話直接改變了學生的哪一種品德要素?它對學生的品德形成有什么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