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學是一門研究教育的科學,它屬于_______________的領域。
2.教育活動的三要素是指教育者、受教育者和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教育包括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繼續教育、回歸教育以至老年教育在內的教育。
4.據古籍記載,我國學校的萌芽約在四千年前的虞舜時代,當時被稱為___________。
5.教育學的任務是:研究教育現象,揭示____________。
6.基礎教育又稱為國民基礎教育,是培養_______________的教育。
7.良好的協調一致的師生關系具有多種功能,包括激勵功能、調節功能和________功能。
8.國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規定,要求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必須保證的國民基礎教育,稱為_________________。
9.教師是社會的專職教育者,教師的根本職能就是_______________。
10.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楊雄說:“師者,人之模范也。”突出地揭示了教師勞動的___________性特點。
11.師愛是有層次的,第一層次是親近感、第二層次是理解感和尊重感、第三層次是_______________。
12.20世紀初,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___________提出了兒童中心論的觀點,貶低和否定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13.______________是國家在一定的歷史階段,根據社會的政治、經濟發展的要求,提出的教育工作發展的總方向,也是國家教育基本政策的總概括。
14.我國小學目前進行教學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即平時所說的上課,或叫班級上課。
15.__________是指學校給學生傳授的知識和技能、灌輸的思想和觀點、培養的行為和習慣的總和。
16.教學過程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____________,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認識客觀世界的特殊形式。
17.教師和學生為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教和學的手段叫____________,它解決的是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的問題。
18.編寫教案最重要的兩個環節是提出教學目標和_____________。
19.任何一種思想品德都包含有德這一方面的“認識”、“情感”、“意志”和“_________”四個基本成分。
20.國民基礎教育具有全民性、基礎性和___________性三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