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2010年中小學教師資格教育基礎理論知識考試
《小學心理學》試卷
一、單選題(每小題1分,每題只有1個正確答案。20題。共20分)
1.把動機分為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的是( )。
A.奧蘇貝爾
B.桑代克
C.布魯納
D.斯金納
2.保持時間短暫、記憶容量大、信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編碼的記憶為( )。
A.感覺記憶
B.短時記憶
C.長時記憶
D.瞬間記憶
3.小學生因上課專心聽講受到老師表揚而逐步養成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屬于( )。A.經典條件反射
B.操作條件反射
C.聯結反應
D.習慣成自然
4.小學兒童思維發展的特點是( )。
A.直覺行動思維
B.具體形象思維
C.抽象邏輯思維
D.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
5.由于看到鳥的飛翔而發明了飛機,這類創造活動的主要心理影響機制是( )。
A.原型啟發
B.功能固著
C.負向遷移
D.定勢影響
6.埃里克森認為,兒童人格的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必須經歷( )個順序不變的階段。
A.6
B.7
C.8
D.9
7.在教室里,面對著你的一個窗戶是方形的,其他幾個窗戶看起來不是方形的.可你仍感知它們是方形的。這是( )。
A.知覺的整體性
B.知覺的選擇性
C.知覺的理解性
D.知覺的恒常性
8.有人急躁易怒,有人活潑好動,有人安靜沉穩,有人膽小忸怩,這是個體心理特征中( )的表現。
A.性格
B.情緒
C.人格
D.氣質
9.“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教師經常用這首詩鼓勵學生珍惜時光,努力學習。這種行為屬于意志品質的( )。
A.自覺性
B.果斷性
C.堅持性
D.自制性
10.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教師在學生不注意參與學習時突然加重語氣或提高聲調的現象,教師采用這種手段的目的是為了引起學生的( )。
A.有意注意
B.無意注意
C.興趣
D.知覺
11.小學生容易把“b”寫成“d”,這說明小學生的( )還不成熟。
A.感知能力
B.注意能力
C.記憶能力
D.思維能力
12.一般而言,過度學習達到一定程度時,效果較好,這個程度經研究為( )。
A.100%
B.80%
C.150%
D.200%
13.王軍外出時總是懷疑自己家里的門沒上鎖,常常要反復檢查,這種心理現象屬于
( )。
A.抑郁癥
B.恐懼癥
C.強迫癥
D.焦慮癥
14.看到某件物品時常被其慣常的用途所束縛,很難想到它別的方面的功能。這種現象被稱為( )。
A.習慣
B.定勢
C.功能固著
D.定向
15.在心理學上,一般將教師期望的預言效應稱之為( )。
A.羅森塔爾效應
B.近因效應
C.暈輪效應
D.首因效應
16.將擁有二十四個記憶單位的二十四個節氣編碼成只有四大記憶單位的《二十四節氣歌》幫助記憶,這是利用了記憶編碼中的( )策略。
A.系統化
B.聯想
C.替換
D.組塊
17.按照智力測驗的標準,智力超常兒童是指智商至少達到( )的兒童。
A.130
B.140
C.150
D.160
18.在世界上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由此標志著心理學真正獨立成為一門科學的心理學家是( )。
A.桑代克
B.巴普洛夫
C.馮特
D.華生
19.閉卷考試時,學生主要的記憶活動是( )。
A.識記
B.保持
C.再認
D.回憶
20.按照記憶的干擾理論,早上起來記憶效果好,這是因為少了( )。
A.前攝抑制
B.倒攝抑制
C.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
D.自然消退
試題推薦:
2011-2013年中學教師資格最新試題免費體驗,給你最真實的考場!!
備考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