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6小題,每小題2分,共5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
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謝赫所著《畫品》中提出“圖繪者,莫不明勸誡,著升沉,千載寂寥,披圖可鑒”,這段話體現了美術的社會功能是( )。
A.審美功能
B.教育功能
C.認識功能
D.愉悅功能
2.如圖1,該作品(局部)的書體是( )。
A.小篆
B.大篆
C.楷書
D.隸書
3.如圖2,下列作品的裝裱樣式是( )。
A.冊頁
B.手卷
C.屏風
D.掛軸
4.《歷代名畫記》的作者是( )。
A.宗炳
B.郭若虛
C.鄧椿
D.張彥遠
5.下列選項中,匹配正確的是( )。
A.徐悲鴻——國畫——《田橫五百士》
B.羅中立——油畫——《開國大典》
C.蔣兆和——工筆人物——《流民圖》
D.李可染——寫意山水——《層林盡染》
6.下列選項中,屬于古羅馬拱頂建筑的是( )。
A.萬神廟
B.科洛西姆斗獸場
C.雅典神廟
D.圖拉真紀念柱
7.西斯廷天頂畫《創世紀》的作者是( )。
A.達·芬奇
B.魯本斯
C.米開朗基羅
D.拉斐爾
8.如圖3,該作品藝術風格所屬的流派是( )。
A.野獸派
B.印象派
C.未來派
D.達達派
9.如圖4,《納菲爾提提王后像》創作于( )。
A.古希臘
B.古埃及
C.古羅馬
D.古印度
10.如圖5,該作品所屬的雕塑類型是( )。
A.浮雕
B.圓雕
C.透雕
D.泥塑
11.如圖6,這一圖形屬于( )。
A.標牌設計
B.標志設計
C.導視設計
D.廣告設計
12.下列選項中,屬于腿部肌肉的是( )。
A.斜方肌
B.三角肌
C.股直肌
D.大圓肌
13.《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課程設計思路中提出,需要加強的是( )。
A.課程的專業性和技能性
B.課程的綜合性和探究性
C.課程的專業性和多樣性
D.課程的典型性和邏輯性
14.依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各學習領域由哪幾部分構成?( )
A.目標、學習活動建議和實施要點
B.目標、操作方式建議和評價要點
C.目標、學習活動建議和評價要點
D.目標、學習活動建議和發展要點
15.依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運用多種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學習領域指的是( )。
A.“造型·應用”
B.“造型·表現”
C.“材料·表現”
D.“綜合·表達”
16.通過問卷了解學生對美術課程的滿意度,該研究方法屬于( )。
A.調查研究法
B.實驗研究法
C.歷史研究法
D.文獻研究法
17.在雕塑課《人類的朋友——動物雕塑》中,胡老師現場制作了一個小豬雕塑,并講解了制作過程中的要點,然后要求學生進行練習。這種教學方法屬于( )。
A.演示法.
B.示范法
C.比較法
D.討論法
18.張老師用“小老師”的方式來教學,把全班同學分成五組,每組選擇一幅名作備課。下列選項中,這種教學活動沒有體現的學習方式是( )。
A.探究式學習
B.自主學習
C.接受式學習
D.合作學習
19.依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感受作品中體現的民族精神”這一教學目標表達的維度屬于( )。
A.“知識與技能”
B.“過程與方法”
C.“情感與技能”
D.“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20.王老師出于教學需要,調查了當地美術文化資源后,對有代表性的內容進行選擇,這屬于( )。
A.地方美術資源普查
B.地方美術課程資源應用
C.地方美術課程資源培育
D.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篩選
21.在《漫畫人物創作》一課教學中,恰當的教學難點是( )。
A.了解漫畫人物的基本知識
B.了解漫畫人物的創作風格
C.了解漫畫人物的類型
D.人物形象的夸張與變形
22.下列選項中,屬于演示法的是( )。
A.教師用建筑圖片進行建筑知識的講解
B.教師先做范畫,然后讓學生臨摹
C.教師通過顏色調和實驗講解色彩原理
D.教師先講解,然后帶領學生外出寫生
23.在《學校標志設計》一課中,合適的教學活動是( )。
A.教師設計,學生制作標志
B.師生探究,學生自主設計標志
C.教師提供設計范本,學生臨摹
D.學生直接模仿其他學校標志
24.在素描寫生課中,王老師發現有些學生對表珊|生素描很感興趣,并且有一定的表現力,于是改變了預定的作業要求,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素描風格完成作業。下列關于王老師的做法,評價正確的是( )。
A.合適,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特點
B.合適,老師有權隨意改變作業要求
C.不合適,偏離了素描教學的統一標準
D.不合適,作業過于遷就學生的意愿
25.朱老師在期末美術成績評定時,邀請學生、家長等共同參與評價。這種評價方式是( )。
A.表現性評價
B.量化評價
C.多主體評價
D.形成性評價
26.依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下列選項中,對學生美術學習表現的評價應注重的是( )。
A.學生平時的學習能力與態度
B.學生作品的技法熟練程度
C.學生其他學科成績水平
D.其他老師對學生的評價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27.簡述什么是二方連續,并繪制出二方連續的一種基本骨式。
28.簡述《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 1年版)》中“教學建議”的主要內容。
29.簡述美術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要點。
30.依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 1年版)》評價建議,如何采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美術作業?
三、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31.案例:
劉老師是偏遠農村地區的美術教師,但他并沒有為缺少專業美術工具材料所困,而是利用當地常見的稻草上了一堂生動的《稻草龍》課。劉老師鼓勵學生大膽發揮想象,設計并制作自己構想的“稻草龍”。劉老師示范講解了制作過程,并手把手指導學生完成了制作,學生的“稻草龍”和老師的作品相似度很高。
問題:分析劉老師在教學中的優點、不足(10分),并提出改進建議(10分)。
32.案例:
在《美術創意畫》課堂的評價環節,張老師組織大家互相評價并投票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并依據學生的得票多少給出相應的成績。其中,一位學生畫的很“另類”,有些抽象,班里大多數孩子并不是太理解,所得票數最少,于是張老師安慰他下次再努力,學生領回打著很低分數的作業,落寞地回到座位。
問題:分析張老師在評價環節中的優點、不足(10分),并提出改進建議(10分)。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0分)
33.請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設計l課時的教學簡案(也可以是單元中的一課)。
要求:
(1)寫出一篇規范、完整的課時教學簡案。
(2)恰當設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
(3)合理地設計學習活動和作業要求。
(4)設計至少三個課堂提問。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B。解析:美術的功能有認識功能、審美功能和教育功能。謝赫這句話的大意是繪畫可以用來教誨人民、記載歷史的沉浮興衰,幾千年的事情,打開畫卷就可以見到。這體現了美術的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指美術作品的題材所表現出來的內容和主題,對觀眾形成的道德上和思想上的感染與影響。能夠體現美術的教育功能的還有“惡以戒世,善以示后”“臺閣標功臣之烈,宮殿彰貞節之后”“理亂之紀綱”“存乎鑒戒者圖畫也”等表述。
2.【答案】A。解析:圖1所示的書體是小篆。小篆的典型特征是形體長方,用筆圓轉,結構勻稱,筆勢瘦勁俊逸,體態典雅寬舒。大篆的特點是結構整齊,筆畫勻圓,形體趨于方正??瑫奶攸c是點畫齊備、結字方整、章法和諧。隸書的特征是形體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
3.【答案】B。解析:圖2所示作品的裝裱樣式為手卷。手卷以能握在手中順序展開閱覽而得名。手卷因幅度特點為“長”,故又稱“長卷”,又因手卷為橫幅,所以也稱“橫卷”。冊頁是將書裝訂成冊(集)的裝裱樣式,冊頁的畫幅一般都較小,樣式上可分為折疊式和活頁式兩類。屏風是我國古代建筑物內部用來擋風的一種家具,樣式多樣,多以字畫裝飾,放在室內可用于擋風或隔斷視線,有的是單扇,有的多扇相連,可以折疊。掛軸指裝裱成軸、可以懸掛的書畫裝裱形式,按其形式有橫軸和立軸之分。
4.【答案】D。解析: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是我國第一部繪畫類通史著作。南朝宗炳的《畫山水序》是畫史上第一篇山水畫專論。宋代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和宋代鄧椿的《畫繼》也是繪畫通史類著作。
5.【答案】D。解析:徐悲鴻的《田橫五百士》是油畫。油畫《開國大典》的作者是董希文。蔣兆和的《流民圖》是寫意人物畫。李可染以毛澤東的“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詩句為主題創作了一系列寫意山水畫,并將其命名為《萬山紅遍》(也叫《層林盡染》),美術史上通常將這一類型的繪畫作品稱為“毛澤東詩意山水畫”。
6.【答案】A。解析:羅馬萬神廟以宏大的規模與精巧的建筑結構著稱于世,最有特色的就是它巨大的穹頂。B項科洛西姆斗獸場共分為四層,一、二、三層全由連環相接的拱券組成,兩門之間有夾柱,每層的柱式不同。c項雅典神廟是古希臘建筑。D項圖拉真紀念柱以柱身精美的浮雕而聞名。
7.【答案】c。解析: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的作者是米開朗基羅。美術史上通常將達·芬奇、拉斐爾與米開朗基羅并稱“文藝復興三杰”,達·芬奇的代表作有《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等,拉斐爾的代表作有《雅典學院》《椅中圣母》等。魯本斯是17世紀巴洛克藝術的代表畫家。
8.【答案】A。解析:圖3所示的是野獸派代表畫家馬蒂斯的代表作品《舞蹈》。這幅畫通過對人體動勢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歡樂的贊頌,是對生命熱情的贊美。
9.【答案】B。解析:圖4所示的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的雕塑《納菲爾提提王后像》(又譯為《納菲爾蒂蒂王后像》)。作品生動地表現出一個端莊典雅的東方女性的形象。她的脖子被夸張地加以表現,頸部細長的曲線十分柔美,突出地表現了女性的恬靜和高雅之美。
10.【答案】A。解析:圖5所示的作品是19世紀雕塑家呂德為法國巴黎凱旋門創作的巨型浮雕《馬賽曲》。浮雕是厚度被壓縮的實體,只有一個觀賞面,底板上通??杀憩F一定的背景。
11.【答案】B。解析:圖6所示圖形是工商銀行的標志,屬于標志設計的范疇。標志是具有特殊意義的視覺傳達符號,是一種象征藝術。標志的根本目的是幫助人們通過對標志這種視覺語言的識別來傳達特定的信息。
12.【答案】c。解析:股直肌是腿部肌肉。斜方肌位于背上部和頸部。三角肌覆蓋肩關節,大圓肌是背闊肌的直接協同肌,兩者都屬于肩部肌肉。
13.【答案】B。解析:《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課程設計思路部分指出要以美術學習活動方式劃分學習領域,加強綜合性和探究性。同時指出綜合性學習是當代教育發展的新特點,美術課程增設“綜合·探究”學習領域,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社會等方面相綜合的活動,旨在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探究發現能力。
14.【答案】c。解析:《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各個學習領域的課程內容由目標、學習活動建議和評價要點三部分構成。
15.【答案】B。解析:《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是指運用多種媒材和手段,表達情感和思想,體驗造型樂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學習領域”。
16.【答案】A。解析:調查研究法是在教育理論的指導下,通過運用問卷、訪談、作品分析、測量等方式,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收集研究對象的客觀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后,從中概括出規律性結論的一種研究方法。通過問卷了解學生對美術課程的滿意度的方法屬于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指的是根據一定的假設在教育活動中創造能驗證實驗假設的系統和環境,主動控制研究對象,排除無關因素的干擾,從而探索事物的因果關系的研究方法。歷史研究法是通過對以往事件的原因、結果或趨向的研究,有助于解釋目前和未來事件的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就是搜集、分析和研究各種現存的有關文獻資料,從中選取信息,以達到某種調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17.【答案】B。解析:示范法是教師或示范者實際地操作工具和材料,顯示完成一項工作和制作一件作品的過程的教學方法。演示法與示范法在直觀性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征,但實際上兩者存在區別。示范法要求學生必須參照該示范行為進行練習和創作,而演示法則不做此要求。胡老師現場制作了一個小豬雕塑,并講解了制作過程中的要點,然后要求同學進行練習,此教學方法是示范法。
18.【答案】c。解析:張老師的“小老師”課堂教學體現了探究式學習、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等學習方式。接受式學習主要是學生通過教師呈現的材料來掌握現成知識(人類積累的社會經驗)的一種學習方式。
19.【答案】D。解析:“感受作品中體現的民族精神”體現了美術對文化生活和社會發展的獨特作用,屬于“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維度的內容。
20.【答案】D。解析: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主要步驟:鑒定與篩選——開發與利用——評價與管理。課程資源篩選是指在課程鑒定的基礎上,以一定的標準進行篩選,選擇最能體現課程理念、符合學生需要的課程資源。
21-【答案】D。解析:在《漫畫人物創作》的授課中,漫畫人物創作的基本知識、風格以及類型都是學生應該理解和掌握的內容,應為教學重點。而漫畫人物形象的夸張與變形屬于學生不易掌握的創作技巧,是學習難度較大的內容,適合作為教學難點。
22.【答案】c。解析:教師結合圖片進行建筑知識的講解,屬于講授法。教師先做范畫,然后讓學生臨摹,屬于示范法。教師通過顏色調和實驗講解色彩原理,沒有引起學生的模仿行為,屬于演示法。D項運用了講授法和練習法。
23.【答案】B。解析:師生一起探究,學生自主設計,運用了探究式學習,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的設計意識和動手能力。其他三項,都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24.【答案】A。解析:因材施教是美術教學的重要原則。王老師的做法尊重了學生的個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5.【答案】c。解析:朱老師邀請學生、家長等共同參與期末評價的方式是多主體評價。多主體評價對學生發展是非常有利的。首先,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習反思,有助于培養獨立性、自主性和自我發展的能力。其次,學生對他人評價的過程也是學習和交流的過程,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最后,多主體評價能從不同的角度為學生提供有關自己學習和發展狀況的信息,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我。
26.【答案】A。解析:《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不僅依據美術作業評價學生美術學習的結果,而且通過考查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評價其在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突出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評價可以采用個人、小組或團體的方式,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或在學習結束后進行,并以適當的方式向學生反饋評價的結果,以鼓勵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二、簡答題
27.【參考答案】二方連續是以一個或幾個基本紋樣組成單位紋樣,向左右或上下兩個方向進行有規律的重復排列,形成無限連續循環所構成的帶狀紋樣。二方連續的基本骨式有水平式、波浪式、散點式、垂直式、斜線式、折線式、結合式等。
28.【參考答案】
(1)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觀。
(2)積極探索有效教學的方法。
(3)營造有利于激發學生創新精神的學習氛圍。
(4)多給學生感悟美術作品的機會。
(5)引導學生關注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
(6)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
(7)探索各種生動有趣、適合學生身心發展水平的教學手段。
(8)培養學生健康樂觀的心態和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
29.【參考答案】
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要點:
(1)控制小組規模。小組的人數不宜過少或過多,一般以4一-6人為宜。
(2)選擇合適的分組方式。分組方式有就近分組、隨機分組、自由分組、任務分組、異質分組等。教師可以根據需要綜合使用多種分組方式,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3)明確學習目的和任務分配。
(4)鼓勵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積極與組員溝通、交流,讓每一位組員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以保證小組能夠長期穩定的良好運轉。
30.【參考答案】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要“采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美術作業”:“鼓勵采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以及座談等方式對學生的美術作業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可以是分數、等級或評語,也可以是評語與等級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美術作業的評價可以從創作構思、表現方式及技能等方面進行,既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也要使學生明確需要克服的弱點并找到發展的方向?!?/p>
三、案例分析題
31.【參考答案】
優點:
(1)劉老師利用當地常見的稻草進行教學,說明他能夠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開展有特色的美術教學活動。
(2)劉老師鼓勵學生大膽發揮想象,說明他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3)劉老師在課程中運用講授和示范相結合的方式,指導學生完成制作,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有效掌握基本的美術知識與技能。
不足:學生完成的作品和老師的作品相似度很高,說明劉老師示范過度,手把手的指導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建議:
(1)劉老師應該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對“稻草龍”進行觀察、想象,讓學生思考并討論“稻草龍”可以有哪些形態和表現方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形成創意。
(2)劉老師在示范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不能過度示范,要有啟發性,在對學生進行技法示范和引導的同時,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設計稿進行“稻草龍”的創作,保護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有自我展示的空間。
32.【參考答案】
優點:張老師組織同學互相評價并投票,采用了同學互評的評價方式,有利于學生明確需要克服的弱點并找到發展的方向。
不足:
(1)張老師只依據得票多少給學生的作業打分,沒有突出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未注重美術學習表現的評價,且同伴互評的方式單一,評價不夠全面。
(2)張老師只是安慰學生下次再努力,沒有從其他方面對學生的作品給予評價與鼓勵,也沒有給出改進建議,不利于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和發現自己的不足,極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建議:
(1)增加自評環節.讓學生表達自己的創作意圖。同學互評之后,教師可以進行總結評價,還可以邀請家長參與評價。
(2)注重美術學習表現的評價,不僅僅依據美術作業評價學生美術學習的結果,而且通過考查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評價其在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突出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
(3)對學生美術作業的評價可以從創作構思、表現方式及技能等多方面進行,既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也要使學生明確需要克服的弱點并找到發展的方向。
四、教學設計題
33.【參考設計】
【課題】變遷中的家園
【課型】新授課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家鄉的變化,認識家鄉風景之美,運用速寫的方式描繪理想的家園。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觀察、討論、示范、練習等方式,感受家鄉的變化,創作一幅家鄉速寫。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熱愛自己的家鄉,體會生活中的藝術美。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家鄉的發展與變化,描繪心中理想的家園。
教學難點:掌握速寫風景畫的繪畫步驟和技巧。
【教學方法】提問法、示范法等。
【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鉛筆、彩筆、速寫本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優美的音樂中,課件展示一些建筑風景的舊容新貌,提問:“你們能認出這是我們身邊的什么地方嗎?”
學生交流回答,教師總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循著時間的線索去了解,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居處的變遷,暢想未來的家園吧?!睆亩沂菊n題——《變遷中的家園》。
(二)觀察分析.直觀感知
教師出示油畫作品《林中的小屋》,提問:“畫作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小結:“枝葉清晰的深綠樹叢中透出白色的水泥公寓,輕盈的筆法描摹出房屋密集的窗戶,形成了有趣的反差?!?/p>
教師對比出示油畫作品《六月的小區》,提問:“與《林中的小屋》對比,畫中的風景產生了哪些變化?畫作又是如何展現這種變化的?”
學生觀察思考并回答,教師小結:“作品表現了城市中密集的樓群。畫作通過光影筆觸強化了陽光直射的感覺,體現建筑的高聳與整潔?!?/p>
學生展示課前搜集的資料,并結合向家人了解到的家鄉舊貌,分組討論自己的家鄉有何變化。
教師出示柯布西埃的旅行速寫作品,引導學生賞析并提問:“畫作中運用了什么方式記錄景色的變遷?”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運用了速寫的方式記錄畫面,運用線條與色彩進行表現。”
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為什么畫家會選用速寫的形式進行表現?”
教師總結:“速寫工具簡單,不受場地的約束?!?/p>
(三)示范操作,實踐練習
1.教師示范
教師以自己的家鄉變遷為例,以速寫的方式進行創作并講解創作步驟:
①觀察描繪對象。
②確定構圖比例。
③勾勒物象基本形態。
④具體表現基本要素。
⑤深入描繪細節。
2.課堂練習
以同學們課上分享的家鄉變遷為題材,結合老照片,以速寫的形式創作一幅畫作。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評價
學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紹自己從哪些不同的角度來表現房屋的美與變遷的歷程。
學生互相展示作品,并從選景的透視關系、構圖等方面交流評價。
教師總結評價。
(五)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回顧總結速寫風景畫的繪畫步驟和技巧,教師引導學生熱愛家鄉,感悟生活。組織課后活動,請學生參觀拍攝學校周邊的老城區,并合作完成以“城市變遷”為主題的手抄報。
微信掃碼下面二維碼進入教師資格微信學習群。
考試題庫>>教師資格證考試題庫試題免費刷
備考資料>>教師資格證各科思維導圖下載
零基礎如何備考?233網校零基礎取證班購課即送教材,5大基礎班級教學,給您備考指路,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