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9日下午,帶著全國人民“關門大吉”的祝福,武漢的方艙醫院已有12家休艙,在此期間,收治的輕癥病人無一例死亡,醫務人員無一例感染。
但我們在欣慰治愈病人日漸增多的同時,部分康復病人的復陽又成了新的問題。為了避免復陽病人增加,在3月5日,湖北省中醫院的光谷院區在全國開了首家新冠肺炎康復門診,對于治愈后仍有一些癥狀的病人做進一步的康復調理。
一、治未病
治未病可謂是中醫的長項,治未病既有未病先防,還有已病防變和瘥(chài)后防復。對于已治愈但仍有部分癥狀的患者來說,新冠肺炎康復門診能發揮的作用很大。
瘥為多音字,作chài的讀音時意為病愈。作cuó的讀音時意為病。
1、未病先防
在對新冠肺炎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各省相繼推出了中藥預防方,旨在祛除體內濕邪的同時提高人的抵抗力。這就是治未病中的未病先防。
2、已病防變
而在中醫參與治療新冠肺炎過程中,還會根據不同病人的身體狀況,開具不同的處方。雖未達到“辨證論治,一人一方”的理想用藥模式,但在治療新冠肺炎的同時,還兼顧病患的其他基礎疾病,這在西醫的治病模式中是很難實現的。中醫藥對于控制病情防止其往嚴重程度發展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治病的同時也實現了已病防變。
3、瘥后防復
在瘥后防復階段,新冠肺炎康復門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核酸檢測轉陰,但又有其他基礎疾病或者內臟損傷較嚴重的病人,
二、疾病辨證
根據病人的癥狀,舌質淡,舌苔白厚膩,乏力,輕度發熱或不發熱,咳嗽,惡心嘔吐及腹瀉等,可以得出此病癥與寒證、濕證均有關系,再聯系咳嗽、嘔吐、腹瀉等對應的五臟,可以得出疾病屬于寒濕郁肺和寒濕困脾。
簡單理解,就是寒、濕兩種邪氣侵入了肺部和脾部,導致人體發生了一系列的病癥。
又因為疾病的傳染性,中醫稱其為疫。再結合周圍潮濕、陰冷的環境,此次中醫病名稱為寒濕疫。
三、康復理療
一些核酸檢測為陰性的患者,治愈后還會不同程度的乏力、全身酸痛、食欲不振等情況,這些都是自身免疫系統抵抗病毒后出現的后遺癥,此時身體機能都處于待恢復階段,需要借助外力幫助身體更快恢復,中醫藥在這種情況下能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根據病情需要,患者可借助針灸、食療、藥浴、刮痧以及五禽戲、八段錦等方式幫助自身更有效的康復,增強抵抗力的同時避免二次感染。
相關推薦:
藥師學習太費腦?聽業內大咖、美貌與才華并重的姜雅老師講考點和答題技巧!帶你讀薄教材,舉一反三,做題才能更有效率!點擊馬上聽課>>